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文学 >彭世贵简介

彭世贵

/文学

小城风景

作者:彭世贵[土家族]

大庸,在一个前是隧道,后是隧道的山腰处。 走出月台,下坡百余米才是候车室。青瓦风雨廊,送你直至出站。石级小道,逶迤着,迎你进城。 环城皆山,青郁葱茏。

细瞧,看得出道道环状的纹路,如匝匝密实的螺旋,由下而下,直至山顶,那是茶园,整个小城被绿色环抱着。 河水明快地流着。绕城而过。名字很美古阴河。河岸处有一挂挺气派的瀑布。

不过,没有水。一面青冷的石壁,十几丈高,一道藤帘从壁顶直泻下来,十几丈高。一色青青叶子,轻风吹过,哗然作响。斜阳闪动在蜡质叶片上活脱脱一道飞瀑。壁脚的人家,却临窗搭起凉棚,引来柔柔藤蔓,取材于这天然的造化。

还莫急着进城。沿河向北,去看那生在石壁上的小鸟笼。其实,是一间一间的居所,比旧时上海的亭子间大不了多少。前面有横亘而过的马路,后方是耸立的绝壁。二者夹出的一小块空地上,攀着石壁就呼啦啦立起三五间砖砌房来。

前面放了亮门,做成一方小小柜台,卖些瓜子、糖果之类。背后的一堵,借着石壁的依托,显得并不规则,那凹进的一处,却天然成了堆放杂物的好地方。 有河便是桥,是极自然的事情。溯源,一路排上去,倒数出了三四座。年代的久远,不必考证,最能简捷地得出大略的,是那思源桥,想想名字,也晓得古不到哪里去。

其中有一桥,由于地势的缘故,桥面桥下,都是马路,桥面的马路,于桥头斜下,转弯,钻进桥下去。我的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看了说,小城虽小,居然还有立交桥。口气虽有几份揶揄,却到底也像是这么回事。 桥的两边,是半腰多高的黑铁栏死死护定。若遇墟场,城街太小,这即为处来摊主所占据。

那花花绿绿,猎猎飘动如旗的衣物,就展示出一片繁芜驳杂的风景。 桥头,多有旺着的时候。夏夜纳凉,无疑是绝好的所在。年轻人自有他们的去处,或草坝,或河滩,成双成对,尽往夜色重处融。这空出的地盘,自然而然是老人的天地。

二两老窖喝足,一摇三晃,哼哼唱唱,拄着老长的水竹烟竿,各处慢慢回这汇。三五成群的人,就着溶溶的烛光,沐着习习河风,搓麻将,唱阳戏,抑或编排某某、某某的故事,消消停停地打发时光,直到下半夜,消了暑,尽了兴,才姗姗而归。 城街窄且短,但紧凑。两边的梧桐树,枝桠触着枝桠,手臂挽着手臂,阳光漏不下来。走在下面,有一股阴森森的感觉。

那条稍长的河街,遍地散满着案板或地摊,无一例外地摆着待售之物,却绝无外来商贩的叫卖声。最多的是那透着清香的茶叶,若去问价,不高不低,一分钱一分货,或好或次,看好买好,尽随你挑。 这是从老远乡下赶来的摊主。城里的住户,则一律从城街两旁的店铺,支出一幅布幌,上书出售茶叶,就让它很古典地飘。 的确,这是茶乡了。

但你还不能就此说真正见识了茶乡。待到清明节时,那才更见茶乡的风情呢。 一夜清清爽爽的清明雨,洗出一个清朗明丽的好天。漫山茶园娇娇嫩嫩,圆圆新叶,青翠欲滴。三月清明采茶忙,苗家妹子上茶山。

便见红艳艳的衣巾于漫山漫坡闪动,轻盈盈的巧手在簇簇茶丛中翻飞,便有醉人的茶歌随风飘舞。 采下的茶叶,便揉,便炒。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工序,便成茶族的骄子清明毛尖。炒茶的活儿,家家由过得硬的人看着守着,火候一到,即刻起锅,此时此刻,满街满巷,都是浓浓的茶香了。 于是,有人就在这浓浓的茶香里浸润了篇篇文章,端上报刊。

这茶,也就慢慢香出省,香出国,远飘重洋,赚回不小的名气。 倘若你运气好,碰上那很好客的主人,端出上好的毛尖,为你冲一杯,坐等一时半刻,便可一边聊着天,一边慢慢品尝这份殊荣,也算开了一回眼界。那冲好的茶,慢慢浓了,艳了,金明辉煌,清亮澄碧,若酽酽的桔汁,如芬芳的老酒。呷在嘴里,溢出满口的清香和津甜。 你喝上好茶了! 这全因那眼清冽的北泉水。

这是从城北茶园山脚流出的清泉,一个古朴的井亭护着,全无日晒雨淋,溶蚀风化之虞。此水夏时痛饮,解暑止渴,酌来泡茶,润肺生津,倍受居民看重。 若不嫌累,由此往前,可看公路坎上坎下齐崭崭的新民房,或抄近旁的小路而上,到那茶园,抚青青茶树,闻幽幽茶香,美美地醉他一回。 出这世界,是芙蓉镇,是猛洞河。一片洞天福地。

我管不着了。 或许,你会记住了这个小城。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