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其他 >艾青简介

艾青

/其他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人物生平:

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生他时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一个算卦的又说他是克父母的,因此他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甚至不许他叫父母为 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 ,就托付给大堰河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

1917年就读于金师附小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8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初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轰动。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的赞歌》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人物轶事:

文革迫害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了。丁玲等被打成反党集团。

作为丁玲的朋友,艾青想不通。虽然他没有写过一张大字报,没有任何攻击党的言论,虽然他只是说了丁玲并没有反党嘛,她并没有跟国民党走嘛,还是到了延安,跟着共产党走嘛。他也只在作家协会的党组织生活会上说过不要一部分人总是整人,一部分人总是被整的话。所以,艾青只是替丁玲说过话,他只是对文艺界的宗派主义发过牢骚。但他说的是真话,说真话的后果是:被责令检查,接着是一顶大右派的帽子,随着是一连串的惩罚:

1957年12月被开除出党;1958年4月被撤消一切职务。这还不算,艾青一家人的厄运才开了头,作为大右派的妻子,高瑛开始受到迫害。单位有人找高瑛谈话,想通过她来检举、揭发艾青等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但高瑛什么也交代不出来,她写道:最近,我因为生孩子,不知道这个情况有人还不死心,想逼她就范。一天, 单位通知高瑛开会,到了会场,高瑛才知道是团总支大会。人很多。主持会议的人说:今天这个会,是专门欢迎高瑛同志勇敢地站出来,同丁陈反党集团划清界限,勇敢地检举揭发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的。

听到这话,高瑛只觉脑子一片空白,耳中嗡嗡作响,她完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啊,她怎么可能出卖自己心爱的丈夫,而且真的从来没有听到过什么反党言论啊。安静下来后,高瑛发言说:我首先声明,我不知道今天这个会是专门为我开的。我虽然生活在他们中间,但我确实没有看到和听到他们有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所以,我没法揭发。

会场一下乱起来,不少人冲着高瑛大喊大叫,各种难听的话迎面而来。

高瑛思绪万千。她从小就参加了革命。党教育她实事求是,不能诬陷好人,也不包庇坏人。她没法和艾青划清界限,更不能和艾青离婚。为了纯洁团的组织,我自动提出退团。高瑛的决定,令大会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但她说完就站起来,头也不回地逃离会场直奔家里。

回到家中,高瑛抱着艾青大声痛哭:艾青,我是从会场上逃出来的。望着伤心的妻子,艾青深感内疚:高瑛啊,跟着我,让你受苦呵!

你上刀山下火海,我都跟着你;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我什么也不怕,要死,咱们死到一块。高瑛说。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艾青濒于崩溃。他想不通:自己被打成右派,简直是笑话!我怎么可能反党反社会主义,怎么可能成为右派?

文革迫害

看到报纸上赫然显示的反党集团名单中自己的名字,艾青的精神绝望了,不禁失声痛哭,他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啊。

一天半夜,艾青突然从床上蹦起来,手击拍着墙,一边大喊大叫:你说我反党吗?你说我反党吗?一边用头撞击墙面。高瑛看到丈夫被折磨得精神失常的样子,泪只能往心里流,她一把抱住艾青,抚摸着他的头,像哄小孩似的说:没事了,没事了,你这是做梦。清醒过来的艾青,抱着高瑛哭道:高瑛呵,做人太难了,我真想去做鬼!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高瑛以她女性特有的爱心和细心,在关怀爱护着一个诗人。

她带艾青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去看那些老人们下棋;

她陪着艾青去中山公园,去看各种花卉。

一次,他们刚坐上一辆三轮车,神志恍惚的艾青,便用手去打车夫的屁股,大喊道:你说我反党吗?你说我反党吗?

三轮车夫很恼火:你这同志怎么打人呢?

高瑛赶忙解释:对不起,他精神不好,我多付给你车费,快走!一边安慰艾青:我们看花去了看花去了。

从那以后,为了不再让艾青的精神受到刺激,每天早上,高瑛就站到门口去等报纸,收到报纸后,她总要先检查一番,凡有反党集团和右派之类字样的报刊杂志,就赶紧扔进垃圾箱里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就是这样,用坚贞的爱情支撑着瘦小的身体,使自己站成一道墙,为诗人遮着风、挡着雨

忘年之交

艾青素来喜欢齐白石的画,因此与老人甚为交好。老人上了年纪,喜欢亲朋好友常去看他,有一段时日,艾青忙于公务,没有去看老人。当他由李可染陪着再到齐家时,老人一脸的冷漠,问李可染:你贵姓?李可染是齐白石的学生,赶忙道歉:我最近忙,没能来看老师。老人转过身来又向艾青撒气:艾青先生,解放初期,承蒙不弃,以为我是能画几笔的,还常来看看李可染又过来解围:艾青先生最近出国,所以才没有来看老师。老人的火气这才平息。

代表作品:

诗集

《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艾青选集》、《春天》、《海岬上》、《归来的歌》、《彩色的诗》、《落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

长诗

《向太阳》、《吴满有》、《黑鳗》。

理论

《诗论》、《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学》、《新诗论》、《艾青谈诗》。

诗选

《艾青诗选》、《艾育叙事诗选》、《艾青选集》、《抒情诗选一百首》、《艾青诗选》(外文)、《艾青抒情诗选》、 《艾青短诗选》。

其他

《苏长福的故事》、《艾青》、《绿洲笔记》、《艾青选集》(13册)、《艾青论创作》 、《我的思念是圆的》、《下雪的早晨》、《年轻的城》 、《春》、《太阳的话》 、《我爱这土地》 、《树》、《大堰河我的保姆》 。

笔名由来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草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由于憎恨蒋介石,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另有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作品特点:

文学题材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他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从《大堰河》时期起到《布谷鸟》时期止,作者经历了生活思想的重要进展,但每个不同时刻,都为农村和生活在那里的劳苦者:农民和穿上军装的农民士兵,写下最真挚的诗篇。他诗篇中的忧虑是因为农民的痛苦,振奋是由于农村的苏醒,欢欣更来自农民的解放。可以说,作者是和他笔下的农村劳苦者一起,感受旧世界的桎梏,经历抗战烽火的锻炼,又共享解放的喜悦、土改的欢乐,是一起在革命的年代里前进着的。说作者的诗歌深切地反映了抗战的现实面貌和时代精神,应该首先注目于他抒写祖国农村的篇章,它们写出了土地受蹂躏的痛苦,也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以至震荡了大地的风运,这正是中国当时农村现实的灵魂。

语言风格

艾青的诗作,总是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他曾在诗篇和文章中多次写到自己的忧郁、忧伤、悲哀等心情,这种忧郁,也的确成为作者的一种感情特色,以不同的形态,回荡在他的不少诗篇里。但是它却不仅是个人的,而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作者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注:《诗论服役》)。它不是冷淡的哀愁,而是热切的思虑,它反映了对祖国、民族、人民的爱与艰苦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尚未找到回答前的思虑,它不同于退让的叹息,而是进取的准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扰来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世界吧!(注:《诗论服役》)所以这个感情特色往往给诗篇添加了感染和启示的力量。当然,作者的忧郁也的确反映了出身的那个阶级带来的沉重负担,甚至存在着作者熟悉喜爱的俄国作家笔下农村苦难的折光。作者就曾苛责自己用的是旧的感情,未能用农民的眼光看中国的农村(注:《献给乡村的诗序》)。实际上,当上述的矛盾在革命发展进程中,也在作者思想变化过程中解决时,忧郁的感情便只是作为一种回顾偶然闪现,而整个的诗章中,正跃动着快乐、明朗的心声。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他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所忽略(注:《诗论美学》)。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的形象,而毫无遮蔽的感情(注:《北方序》)又表现为朴素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语言,这密切联系着的诗歌艺术的要素,正是作者不仅在创作中,也在理论文字中努力求其完美的。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作者认为,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通过形象向人解说世界(注:《诗论形象》)。他的很多优秀诗作表现出一个特点:往往在一首或一段的最后升起一个意念,或一个思想,但这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他所反对的浮泛无力的叫喊(注:《诗论技术》),它是在全诗中孕育起来的,是诗情的结晶,是形象的升华,正是诗歌借以感人的力量所在。这种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熟悉和理解的深度。

个人成就: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该作品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yi)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竞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诗两首》第一首)。《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另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人物评价:

铁凝: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

张同吾: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就连那些抒情短章,也成为民族精神的艺术凝聚,在《吹号者》这首诗中,他以不可抑制的激情,描绘了小号兵崭新亮丽的形象,当他听到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他就把嘹亮的号声吹响,他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铜号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种不死的精神力量,正是一个觉醒的民族精神特质的象征。《黎明的通知》是借诗人之口,传达庄严的信息,黯夜即将结束,一个时代的黎明即将到来,表现出不可遮掩的开拓之力、跃动之气和阳刚之风。

感动中国的作家:艾青(1910-1996),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生于浙江金华。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集。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到了延安以后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婚姻生活:

原配夫人张竹茹

1935年,25岁的艾青听从父母之命,与张竹茹结婚。

夫人张月琴

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当国文老师,与女学生韦嫈(真名张月琴),即艾轩的母亲相识、相爱。1939年,29岁的艾青与18岁的韦嫈结婚,相继生下女儿艾清明、儿子艾端午。1947年,艾轩在河北深县小李庄出生。

1955年,艾青与韦嫈离婚,艾轩和姐姐艾清明、哥哥艾端午判给了父亲,妹妹艾梅梅则归母亲抚养。

夫人高瑛

1955年,艾青与刚调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高瑛相识。1956年3月27日,艾青与高瑛结为夫妻。

1956年3月27日,既是艾青的生日,也是他同高瑛结婚的日子。尽管在这之前,艾青在文艺界已开始遭到批评,但深深爱着艾青的高瑛毅然决定宣布他们的婚事。

后世纪念:

艾青文化公园

艾青文化公园位于金华市金东区义乌江南岸、金东区行政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北侧,东邻康济街,西至宾虹路。艾青文化公园于2004年4月建成,总投资约3000万元。公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长度1600米,是金华城市绿地系统三江六岸绿化带的一部分。艾青文化公园中心广场主题雕塑《光的赞歌》,由36根1.2米见方的天然石柱按高度渐变排列组成,石柱最高达9.7米,与在同一条走线上的城防工程主题雕塑礁石融为一体,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公园由艾青之子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设计,通过别致的造型以及光和影的旋律变化,从不同角度展示艾青诗作流动的意境。

艾青纪念馆

艾青是我国现代的诗坛泰斗。他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方面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艾青的诗植根于中国泥土,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并融汇了世界优秀诗歌艺术。它博大精深、宽广厚重,艺术上达到了纯熟之境。诗如其人,它以诗人崇高的品格、海洋的胸怀、高洁的情操、简炼的语言、巧妙的结构、幽默的思维,表达诗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强烈而深沉的爱。 艾青纪念馆位于中国浙江金华婺江之畔,建筑面积为2700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一个多功能报告厅、一个书画作品展览厅、一个珍藏品陈列室。 5个展厅中前4个展厅为艾青生平介绍,由7个部分组成: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画者的行吟;铁窗里;向太阳;启明星;礁石;光的赞歌。展厅中所用文字部分大量引用艾青本人的话语,并选用了20余首艾青的著名诗句穿插于文字之中,同时精选了艾青在各时期重要活动的照片约160张。第5展厅为综合评价厅,该厅精选了100余条不同时期名人名家对艾青的评价,十分客观地反映了艾青不平凡的一生,同时在该厅还编排了新中国成立后艾青参加的社会活动,以及与友人们在一起的照片和条幅,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呈现艾青的精神风貌。 多功能报告厅,面积有200多平方米,是专门为研究艾青的学术报告活动提供的场地场所。书画作品展览厅,陈列着社会各界书画家的作品。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