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名人名言_ 李小龙的名人警句,这篇文章,由查字典名言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李小龙的名人名言_ 李小龙的名人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李小龙的名人名言_ 李小龙的名人警句
·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的多,也更有价值。——李小龙
·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不足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李小龙
·自我了解是最为困难的,我们很容易发觉到想发挥自己的才干实际上是满途荆棘,所以一个有天才的人应该尽量发展他的事业,迫使自己去创造新业,所得的成就是万世不没的。——李小龙
·一般人最大的通病便是太自满,一味以为自己了不起,于是便缺乏上进心了。另一种人则太不知足,贪得无厌,毫无自律可言,更谈不上自我警惕。贪婪的人无法掩盖他自己丑恶的面目,他的身体是透光的,他生活在戏剧化的人生里,结果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深渊。——李小龙
·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机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李小龙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李小龙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李小龙
·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李小龙
·骄傲是人类错误情感表现之一,而自尊心是人类基本潜伏意识。骄傲是不正常的,当人想像自己是一个领袖,自己比别人神圣,觉得自己比别人超能力,于是便看不起别人。骄傲使人不耐烦,使人畏缩,骄傲是脆弱的,是敏感的,当我们的信心动摇,或产生自卑感时,骄傲是隔开人和成就的深渊,为了夸耀自己,人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李小龙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制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李小龙
·随着时间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李小龙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这是由于我们做事不能当机立断,一旦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便会畏缩。但如果能够对某件事作明确的判断时,不论有无价值,我们都不会畏缩。——李小龙
·对某件事视作极端毫无价值,这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一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发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李小龙
·想要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只要多作实际行动,实际行动可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同时你会懂得和洽地与人相处。——李小龙
·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困扰,不良的情绪只会阻碍到我们学习或发展事业,这也发是了解自己其中的一个步骤。——李小龙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李小龙
【李小龙的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 关于简单的名言
★ 关于历史的名言
★ 七十条经典名言
★ 关于朋友的名言
★ 理想的名人名言
★ 理想的名人名言
★ 距离产生美的名言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