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爱莲
/艺术
戴爱莲简介
戴爱莲(女,1916)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辈华裔,侨居海外多年。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Anton Dolin)、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在当时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对立的状态下,戴爱莲已经有了博采众长,发挥创造的开放意识,这对她以后的艺术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戴爱莲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毅然回国,先后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义演,主要舞目有:《思乡曲》、《卖》、《拾穗女》、《游击队员的故事》……等,表现出舞者对于苦难人民的同情和祖国命运的关注。 在此期间,她以极高的热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大师张大千、叶浅予等交往颇深,从中受益匪浅。 在她40年代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自编自演的独舞——《瑶人鼓舞》、《哑子背疯》等颇具影响。前者是她到瑶族聚居的山区采风后加工而成;后者是提炼戏曲片段(一人扮演两人的“老背少”)。它们与戴爱莲同一时期创作的《巴安弦子》(藏族)、《嘉戎酒会》(苗族)、《青春舞曲》(维族)……等舞蹈组成了色彩绚丽的“边疆舞蹈晚会”在重庆演出,风蘼了大后方。她是将散见于民众中自然传衍的舞蹈加工为舞台艺术品的始作俑者,对于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戴爱莲的艺术生涯进入了辉煌期。她是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网友关注视频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小学英语单词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