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中国不能不了解的16条人性
1、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
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2、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今日独享繁荣,明日就会独吞苦果!
3、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
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4、欲望-实力=痛苦程度。
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5、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
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作一种正常社会现象。
6、聪明人,有些时候会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
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7、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
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
8、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9、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10、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11、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12、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13、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
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
14、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为人处世 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15、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16、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混中国不能不了解的16条人性】相关文章:
★ 一句话的交际
- 上一篇:懂得糊涂才能真正聪明
- 下一篇:比未知更可怕的是一眼看到头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如果你也是内向的人
- 应对批评的12条经验
- 吃亏是一种智慧
- 微笑带来的神奇效果
- 指责别人等于惩罚自己
- 做弱者是智慧
- 怎样说话让你更有力
-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 职场处理人际关系的三种风格
- 职场交往中的手机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