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切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绳子可以把木头锯断,水滴可以把石头滴透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并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不断地刻镂。形容坚持不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水如果太清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学无止境。荀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古代诗词中的名人大全】相关文章:
★ 世界名人名言
★ 教育名言大全
★ 关于阅读的名言
★ 学习的名人名言
★ 中国名人名言大全
★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
★ 科学名言大全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