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柏
英国
全名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并过早的夭折(56岁去世)。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1636-1711)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蒲柏把此事描写得和《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一样壮观,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他并没有准确地进行翻译,而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他自己说如果荷马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也一定会这样写作这两部史诗。但是这两种译本在英国大受欢迎,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依靠这两部书的收入,足以使他的生活不必依靠赞助,并使他稳居英国桂冠诗人的宝座.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42)、哲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