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艺术 >刘光启简介

刘光启

/艺术

  刘光启:生于1932年,目前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鉴定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今年72岁的刘光启先生做了60年的书画鉴定工作,他从琉璃厂的一名学徒一步步成为后来的书画鉴定师,其间的艰辛和酸甜苦辣他都尝到了,但他说他不怕吃苦,他认为苦是对某种事业的深造,正因为他甘于吃苦,才会有后来的成就。

  刘光启从13岁就离家到北京琉璃厂做学徒,他说那段经历使他终身受益。在京津一带,每个科班里,一般都有7、8个学徒,掌柜要从中选贤,然后派他们管库,4、5千件陶瓷、书画、青铜、玉器等都让学徒背诵出来,包括品名、作者名、字、号、别号、又号,师从于谁,出生时地,卒年等等。刘光启在北京度过了他文物鉴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从13岁到23岁。

  解放后,八大家相继破产后,天津天祥商场便由刘光启来看货、登记、鉴定以及买卖,当时与梅兰芳、杨宝森、吴玉如等往来,他从这些大师身上汲取了精华。那时候,刘光启已经对书画鉴定有了自己独特的眼光。如1954年,当时刘光启在天祥商场二楼学徒,有一天来了个老太太,拿来一卷东西,他一见大惊,首先卷面上有乾隆、嘉庆、宣统三枚御玺,顶头又有很多大收藏家的鉴定,同时字体具有宋代风范,最后他确定老太太拿来的东西就是溥仪带到东北的范仲淹书《尹师鲁二帖》古代书信中的帖,其中的一封当时已经在北京琉璃厂发现,后来保存在故宫,这第二封就是刘光启发现的,现在也送往故宫。

  1957年天津艺术博物馆成立,刘光启开始组织货源和采购,合营后,又继续从事书画鉴定,业余时间看书、看画、做研究,与收藏家、画家交往。见的东西多、相处的人多,经历的事也越来越多,文物类杂志、期刊开始出版发行,把以前实践中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使那些曾经以为只可意会的东西,变得可以言传了。在鉴定实践中,他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它,如六朝与唐的特点比较。科学的、辩证的分析使鉴定质量有了一个飞跃,从而也保留住了一批珍贵文物。

  上世纪60年代,刘光启就及时抢救出了王羲之的真迹———干呕帖,这件罕见的珍品现在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说到干呕帖,刘光启是在搞文物整理的时候发现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一堆纸山中,刘光启抽出一卷黑色偏黄的纸卷,打开一看原来是稀罕的干呕帖。据说它在伪满洲国时期流落民间,故宫曾派人多次查找均未找到此帖,有人说,曾在琉璃厂附近见过这帖,没想到那时刘光启会在一堆纸张中发现它。现在它被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是罕见的珍品。

  四十年前的一天,刘光启和另外几位同志一同前往天津市河西区一家废品公司,根据那时有关规定,在纸张放入熔炉化为纸浆前,文保部门必须要进行严格检查。当时在熔炉前有几捆纸引起刘光启先生的注意,他从那些故纸堆里发现了明代沈周、文征明,清代金陵八家之龚贤、吴宏以及近代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的书画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发现填补了博物馆的书画文物空白。提起那段往事,刘光启至今仍然有点儿后怕,他说:“这些书画当年差点在废品收购站的熔炉里化为纸浆。”  刘光启先生说从事书画鉴定这项工作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是几十年来滚出来、搓出来的,开始见到一幅字画也许不认识,但见得多了,是真假还是好坏都能做到心中了然。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职业性的条件反射,一见到所从事的东西,便反应敏感。关于这方面也有好多的故事,有一次,在西郊造纸厂,刘光启先生晚上在厕所里发现了一卷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卷经文,经他仔细查看,确认为是六朝初期的《华严经》,是无价之宝。后经查这一卷经文是一对老夫妻捐献的。上世纪70年代初,他还特意为这对夫妻申请了5万元人民币奖金。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