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方平
/隋唐五代
《月夜》赏读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 刘方平为盛唐诗人,不很出名,存诗也不多,但这首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堪称当时一绝。 诗的
一、二句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千家万户,庭院的一半沉浸在默默如水的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黑暗中。这明暗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庭院的空寂。天上,北斗星,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更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地上人家引向辽阔的天空,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和默默无言的北斗星、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诗的更高妙之处在于
三、四句,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人写过的境界。 更深人静,月夜散发着丝丝寒意,可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春天的信息,感到了春天的暖意。从而情不自禁的鸣唱不已,那鸣唱声又穿透窗纱让不眠人(诗人)听到,从而透露着的不眠人(诗人)的惊喜。诗人就是从“新透绿窗纱”中感到春天的来临。这构思不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而且显示了诗人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作者着一“新”字意蕴颇丰,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们当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的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连结在一起的“绿色”上感受到春的气息、春的生机。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无独有偶,诗作者的这独特的诗意体验,几百年后被另一大家宋代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表现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虽然“英雄所见略同”,但无论从古人还是今人的感悟上看,春暖是“鸭先知”还是虫“偏知”(先知)不言自明,足见唐人刘方平高人之处。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以静衬动法,在
一、二句作者极力渲染一幅空寂的静景,意为反衬下文的动景,虫声“新透”先声夺人,显示了作者独特的驾驭语言和造境的能力。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