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
/隋唐五代
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
唐武则天时名相。字怀英。
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高宗时举明经,授汴州判佐,后为并州法曹参军。仪凤(676~679)中为大理丞,断狱以平恕称。高宗末,拜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毁吴、楚荒诞无稽的神祠一千七百余所。武后当政初年,自文昌(即尚书)右丞出为豫州刺史。
垂拱四年(688),唐宗室越王李贞起兵于豫州以反对武后,败亡,株连判处死刑的有六七百人,家口抄没入官的有五千口。仁杰密疏申救,其众得以免死,改流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那时镇压越王贞的将士横暴不法,向州县强取勒索,仁杰不理,严词责备领兵宰相张光辅。后为光辅所诬,被贬为复州刺史。又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则天知道他在豫州的政绩,将他由洛州司马召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为酷吏来俊臣所陷,下狱。由于他获得面见则天申诉的机会,得以免死,贬彭泽令。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陷冀州(今河北冀县),河北震动,仁杰被起用为魏州刺史。不久又转幽州(今北京)都督,备御契丹。
神功元年(697),复召入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698),后突厥(见突厥)攻掠河北,仁杰复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知元帅事,统兵迎击。不久,为河北道安抚大使。他建议赦免河北为契丹、后突厥所驱逼、胁从之人,帮助被后突厥驱掠的百姓返回故里,散发粮食以赈贫乏,禁止部下侵扰百姓,使河北很快安定下来。则天曾欲兴造巨型佛像,工程浩大,因仁杰谏阻而罢。
仁杰颇得则天信任,所言多从。则天欲以其侄武承嗣继承皇位,仁杰力劝复立庐陵王(即中宗)。后,庐陵王得以复立为太子。
网友关注视频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