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其他 >胡兰成简介

胡兰成

/其他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绍兴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1940年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洗地。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胡兰成借道香港逃亡日本,晚年旅居台湾开课教书,其文学才能曾影响部分台湾文人,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1981年7月25日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等。

人物简介:

1936年,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胡兰成在广西教书,在《柳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摇笔鼓舌,鼓吹两广与中央分裂,理所当然受到了军法审判。可他的政论暗藏玄机,引起了暗中窥觑者的注意,汪精卫系的《中华日报》开始约他撰稿。文章发表后,马上得到日本帝国主义刊物的青睐,当即翻译转载。抗战爆发,上海沦陷,胡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当编辑。他写了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妻陈璧君赏识,立刻提升胡为《中华日报》总主笔。从此,开始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1940年汪记伪政府成立,胡兰成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1944与张爱玲结婚,1947与张爱玲离婚。这一段感情最为人津津乐道,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时至今日,《今生今世》中描写张爱玲的那章《民国女子》仍成为研究张学的重要资料。 陈伟胡兰成在抗战胜利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开课教书,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响颇深。1979年他的书《禅是一枝花》在台湾由三三出版社出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胡兰成于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逝。主要作品:《西江上》、《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与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书》、《经书新语》、《寄日本人》、《心经随喜》、《自然学》、《天人之际》等。

胡兰成之于女人,就如同贾宝玉之于女人一样。一样的懂得,一样的爱惜,一样的成为女人命中的魔星。他与张爱玲,是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所以才令张爱玲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胡兰成在赞美她的时候,也一样的赞美着她的好朋友炎樱;甚至胡兰成与她在一起时,还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虽然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眼前这男子,是说过要给她现世安稳的。

流亡路上,先是护士小周,后是斯家小娘,张爱玲不是不能容忍这两个女子的存在,要不,她也不会一直寄钱给身边总有女人的胡兰成。她是不能容忍胡兰成竟用同一颗心去爱。她是一个多么骄傲而不合流俗的人,她不能容忍这样的没有区别。千里寻夫,只为要胡兰成做出选择,但胡兰成竟不肯,只是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这才有了胡张的倾城之恋变成情天恨海。张爱玲走后终于来信,胡兰成展开信时,如同青天白日起了一声响雷,信上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今生今世》一书,写了与胡兰成有关系的8个女人,除了后来染病的全慧文及被张爱玲取而代之的应英娣(歌女小白杨),其他的6位,书中所占篇幅竟大致相同,平均用力到如此,胡兰成还是应了他不做选择的话。《今生今世》中,确切与胡兰成有过关系的一共8位,其中民间女子5位,分别是发妻玉凤、女教师全慧文、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剩下的3位,一是红歌女,一是临水照花的才女张爱玲,还有一位,最后则与胡兰成在日本生死相守,终老于岁月。这个女子比起张爱玲的不寻常来,竟丝毫也不逊色,她便是原来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佘爱珍。

因此有人说,《今生今世》乃是一部胡兰成的群芳谱,以如此婉媚之文笔写成的群芳谱,令后来多少女子心折不已,胡兰成上世纪60年代末在日本讲学,他的女弟子据说居然分成两派,为争宠而斗,胡兰成之于女人的魔力,由此又可见一斑。

人物生平:

1906年--二月廿八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六),胡兰成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下北乡胡村,小名蕊生。祖父胡载元,父胡秀铭,母吴菊花。兄弟七人,行六。大哥积润二哥积忠,为前娘宓氏所生,三哥积义四哥梦生五哥怀生七弟固有为吴氏所生。

1917年--拜俞家为义父。侄女青芸(三哥之女)约此年出生。

1918年--参加芝山小学会试。考进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二年级,期间认识在绍兴营里当兵的熊俊(剑东)。第一次跟父亲去杭州。

1919年--高小毕业,进入绍兴第五中学,只读一学期,因学生风潮回到胡村。

1920年--跟表哥吴雪帆进杭州蕙兰中学,同学有钟志谦、于瑞人,另与表哥的同学及好友马孝安、汪静之、崔真吾、刘朝阳等交往,受到五四运动影响。从海宁周承德先生学书法。

1923年--夏天,始议婚事,女方是唐溪人唐玉凤。在蕙兰中学读四年级,因编辑校刊得罪校务主任方同源,被学校开除。

1925年--九月,父亲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十月,娶玉凤。婚后在胡村小学教书。

1926年--三月,到杭州邮政局当邮务生(在蕙兰中学二年级时考取),三个月后被开除。九月,进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一年,并旁听燕大课程,见到周作人、陈垣、郭云观、梅兰芳、卿汝楫等。同月,儿子启儿出世。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

1927年--2月,北伐军占领杭州及浙江全省,3月24日,攻克南京。约九月,从北京回家。在天津走海路到达上海,转乘沪杭路火车到杭州,渡钱塘江,过绍兴蒿坝归胡村,在家乡过年。

1928年--夏天,由岳父陪同游览奉化雪窦寺,随后去南京八天,寻职未果,游鸡鸣寺、台城、秦淮河、钟山。从南京回来后无事住在蕙兰中学同学斯颂德家,约一年。

1929年--因胡与斯家女儿雅珊关系暧昧,离开斯家回胡村约半年,又重新回斯家。

1930年--进中山英文专修学校教书,搬出斯家。在中山英专一年半。

1931年--年初,转到萧山湘湖师范。春,玉凤到萧山探访,时次女棣云出生仅三个月。暑假,离开湘湖师范回到胡村,拟翌年春去广西,因一.二八战争及随后玉凤疾病,家居一年。

1932年--六月廿八日(旧历五月二十五日),玉凤病殁,享年二十八岁。约八、九月间,由在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任职的旧识崔真吾介绍,和马孝安、陈海帆一道前往广西谋职,取道上海、厦门、香港、梧州,辗转到达南宁。进广西省一中教书一年。

1933年--写出散文集《西江上》。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四月一日有收到胡兰成自南宁寄赠《西江上》之记载。

因李文源事件,被省一中解聘。转至百色第五中学教书两年。娶全慧文。

1934年--子胡宁生出生。

1935年--转至柳州四中,教两年。胡母约于此前后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1936年--应第七军军长廖磊之聘,兼办《柳州日报》,鼓吹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的气运相结合。五月,发生两广兵变,迅即失败,胡被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监禁三十三天。女小芸出生。

1937年--约年初,写信给白崇禧,被释放。二月,取道湖南、汉口、南京、上海,回到胡村。经过上海时,拜见广西一中的同事、在《中华日报》任职的古泳今。回家乡后,写了两篇文章,一篇论中国手工业、一篇分析该年关税数字,刊《中华日报》并被日本《大陆新报》译载。四月,被《中华日报》聘为主笔,去上海。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胡与妻儿避居法租界。冬,一子诞生仅二十日便因肺炎夭折。

1938年--年初,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任总主笔,用笔名流沙撰写社论,同时还在皇后道华人行蔚蓝书店兼事,研究战时国际情势,与林柏生、梅思平、樊仲云等分担按月写一篇报告;住薄扶林道学士台,邻居有杜衡、穆时英、戴望舒、张光宇、路易士等。十月,《最近英国外交的分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2月19日,汪精卫脱离重庆到河内,响应近卫声明,12月30日发表艳电。

1939年--二月,陈春圃转交汪精卫亲笔信,数日后陈璧君到香港,将胡兰成的薪水增为三百六十元港币,另还有二千元机密费。4月底,汪精卫离河内,5月初抵上海。胡随即离开香港回上海。八月底,汪记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成立新的中央党部,胡任《中华日报》总主笔。

子纪元出生。

1940年--一月,社论集《战难和亦不易》由中华日报社出版。3月30日,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成立。胡任宣传部政务次长,仍兼《中华日报》总主笔。初住在鼓楼三条巷21号,后搬到丹凤街石婆婆巷。夏,辞去《中华日报》总主笔兼职,不再作汪精卫的代言人。11月29日,汪政府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1941年--二月廿八日,发表《国民新闻发刊辞》,完全脱离《中华日报》,转而经营《国民新闻》,任总主笔。

年中(10月?),被免去宣传部次长职。太平洋战争爆发,稍后随南京代表团去日本访问。女先知出生。

1942年--二月,被任命为行政院法制局长。九月,社论集《争取解放》由国民新闻社出版。12月19-26日,汪精卫访日。汪回国后召见胡兰成时,胡因不赞成对英美宣战,与汪精卫再生罅隙,二人最后一次单独见面。

1943年--二月,法制局撤销,转任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十月,在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创刊号上读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十一月,在《天地》第二期上发表《言语不通之故》。同月,认识池田笃纪。十二月七日,被汪精卫下令逮捕。

1944年--一月二十四日(旧历除夕),被释放,二月一日回到上海,四日,初次见到张爱玲。二月,在《新东方》杂志上发表《〈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三月,在《新东方》杂志上发表《皂隶.清客与来者》、《中共的存在及其性格》。五月,在《天地》月刊第七八期合刊上发表《瓜子壳》。五、六月,在《杂志》月刊第十三卷第二、三期发表《评张爱玲》。 六月,在《天地》第九期上发表《读了红楼梦》。七月,在《天地》第十期上发表《随笔六则》。八月,在《天地》第十一期上发表《乱世文谈》。约此月,与张爱玲结婚。十一月,在南京创办月刊《苦竹》,共出版三期。同月,与沈启无、关永吉等人到汉口接收《大楚报》。11月10日,汪精卫病逝日本。

1945年--一月,在汉阳天主堂发表演讲。春,与汉阳医院护士周训德恋爱。三月,回上海,途经南京时见陈公博等;在上海与张爱玲在一起月余,随后送侄女青芸回杭州结婚。五月回武汉。三至五月,政论集《中日问题与世界问题》(3月10日)、《文明的传统》(约3至5月间)、《中国人的声音》(5月25日)由大楚报社陆续出版。五月,在大楚报社编辑发行的《新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国革命与世界文艺复兴》。六月,在《天地》杂志第21期发表《张爱玲与左派》。8月15日,日本投降,怂恿二十九军军长邹平凡宣布武汉独立,十三天后失败。九月初,逃往南京,稍后离开南京到上海。下旬,至张爱玲处住一宿。三十日,到浙江诸暨,住斯颂德家。至1950年去香港前,一直在隐匿于杭州、金华、诸暨、温州等地。十二月六日,出发去温州,八日在浙江丽水与范秀美同居,到温州后化名张嘉仪。

1946年--二月中旬,张爱玲到温州探望胡兰成,在温州约二十天。四月,离开温州回诸暨,躲在斯家楼上整整八个月,开始写《武汉记》。约年底,取道上海再往温州,经上海时在张爱玲处住一宿,将与范秀美的事据实告诉张爱玲,发生争执,是晚二人别寝。

1947年--约年初,写信给北大教授冯文炳,并结识刘景晨。与时在四川北碚勉仁书院的梁漱溟通信。开始写《山河岁月》,初名为《中国文明之前身与现身》。五月,写信给张爱玲,告诉她结识刘景晨、梁漱溟的事,但刘、梁名字都避去,叙事也用隐语。六月十日,收到张爱玲来信,与胡决绝。七月十日,经刘景晨介绍,吴天五、夏承焘首次到窦妇桥访胡兰成,以后直至胡出奔香港,三人多有交往。十三日,认识温州中学校长金嵘轩。八月廿五、廿六日,整理夏承焘《长恨歌》讲座笔记。九月,进温州中学教书,星期日还到杨雨农家当家庭教师,同事有徐步奎、徐玄长、马骅等。十月,范秀美来温州。

1948年--二月中旬,转到雁荡山淮南中学当教务主任。继续写《山河岁月》。暑假过后,辞教务主任。 十二月,致夏承焘函,嘱寻教席。

1949年--二月上旬,回温州中学教书,张爱玲编的电影太太万岁到温州时,与全校员生包下一场去看。5月7日,温州解放。暑假后,转到瓯海中学。

1950年--年初,考试完毕之后被罢免,但寒假里仍住在学校写《山河岁月》。三月,接梁漱溟信,动身去北京。十四日看望时在浙江大学的夏承焘,在杭州的五天里还拜访马一浮等人。到上海后住熊剑东家,曾去张爱玲住过的公寓,张爱玲已搬走。改变北上的主意,三月底与邹平凡等人离开上海取道广州往香港,火车经过杭州时,与范秀美匆匆见最后一面。四月,到香港后恢复本名。写信给周训德,小周已嫁人,且迁居四川,再写信去便没有回音。在香港时见郑介民、樊仲云、佘爱珍等。九月七日,结识唐君毅。十九日,乘汉阳轮离香港前往东京。廿六日(中秋节),找到清水董三,五天后由池田笃纪接到清水市。廿九日写信给夏承焘、唐君毅等,又给梁漱溟、刘景晨、徐步奎、范秀美等写信。在清水市的半年里,每月为《每日新闻》、《改造杂志》等刊物写稿,并到各地演讲。

1951年--二月中旬,见何应钦。下旬,接获刘景晨书信。三月十五日,迁居东京,住址是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上原町1238藤井样方。此时已识橘善守、西尾末广、宫崎辉、中山优、安冈正笃、北昤吉等。四月十四日,徐复观到日本,后二人失和。七月底,搬到一枝家,住两年。八月中旬,去北海道演说。冬,再去北海道演讲。

1953年--四十八岁。八月廿二日,到清水市联系《山河岁月》出版事宜。

1954年--二月下旬,《山河岁月》出版。三月,与佘爱珍结婚。

1955年--五月,池田笃纪赴香港,托池田看张爱玲,未见到。十一月,在日本晤钱穆。

1956年--六月底,游云山赴日开画展,时胡患盲肠炎住院。

1957年--一月三十(阴历除夕),初识尾崎士郎。2月10日至23日,唐君毅到日本讲学,访尾崎士郎、西尾末广、三潴信吾等,胡作陪,并陪游日光,出席座谈会、送别会。年底(或次年初),池田笃纪转来张爱玲的明信片,向胡借《战难和亦不易》、《文明的传统》等书,稍后复信给张爱玲。

1958年约十一月,寄《今生今世》上册给张爱玲。十二月廿七日,张爱玲写给胡兰成最后一封信。

1959年--三月,《今生今世》全书完成。8月,唐君毅于六月赴夏威夷参加学术研讨会,回程经过东京,与胡见面。

九月,《今生今世》下册由新闻出版社出版。

1961年--与唐君毅通信中迭次论及民主、东西方文明及现代产业社会等问题。同时也和唐君毅的学生黎华标、唐端正通信。

1962年--八月,《世界之转机在中国》完成,嘱唐君毅阅后交卜少夫。十月,《世界之转机在中国》开始在卜少夫主编的《新闻天地》连载。

1964年--八月,唐君毅于暑期赴夏威夷参加东西哲学家会议,回程在东京停留,与胡兰成谈并同访安岗正笃。九月底,托黎华标转唐君毅信,论及数学中○的观念与哲学中空的观念。

1965年--十月,已认识保田与重郎。廿二日,飞熊本参加孙文、滔天铜像落成祝典礼。经森田殷史介绍,认识大沼秀伍。

1966年--7月上旬,唐君毅因眼疾赴美国开刀(3月),回程在日本落脚,与胡兰成晤见。此时已认识梅田美保女士,后受聘为筑波山梅田学堂的讲师。

1967年--八月中旬,与唐君毅在东京晤谈一日(唐因眼疾接受胡兰成的建议于1966年12月8日再次赴日就医,至8月16日才回香港),论士、禅让、礼乐之义。廿九日,《建国新书》写成。此年,《心经随喜》由梅田开拓筵出版。

1968年--二月,举办胡兰成之书书法展,保田与重郎撰写序文介绍。五月,《建国新书》日文版由东京新闻出版社出版。

1969年--7月28日至8月6日,唐君毅参加夏威夷东西哲学家会议后过东京,与胡兰成晤见。十二月,《建国新书》中文版开始在《新闻天地》连载,次年六月载完。此年,为《蒋总统秘录》一书在日本《产经新闻》连载牵线搭桥。《书写真辑》由梅田开拓筵出版。

1970年--约三月,认识汤川秀树。

1971年--三月十日,养女晋明结婚。

1972年--六月,唐君毅赴美夏威夷参加王阳明五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后,经过日本时晤见胡兰成。廿一日,胡约晚饭。廿三日,陪同游明治神宫。十月,随华侨团访台,系战后第一次去台湾。此年,《自然学》由梅田开拓筵出版。

1973年--九月,唐君毅至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会,二日晚见胡兰成。

1974年--五月,赴台湾,住华岗,在文化学院任教授。八月,朱西宁到文化学院拜访胡兰成。九月,唐君毅赴台北参加中日文化交流会,廿四日赴华冈文化学院访张晓峰、胡兰成、晓云法师等。十二月,《华学科学与哲学》由华岗出版社出版。

1975年--五月,《山河岁月》由远景出版社出版。同月下旬,余光中在《书评书目》杂志发表《山河岁月话渔樵》。九月,朱家父女二次上华岗拜访。同月,周同(胡秋原)在中华杂志发表《汉奸胡兰成速回日本去!》。十月,停止在华岗文化学院上课。

1976年--一月底,回日本。四月下旬,复返台。因继续受到台湾文化界围剿,三十日,从文化学院离开,搬到朱西宁家隔壁。七月,《今生今世》删节本由远行出版社出版。下旬,完成《禅是一枝花》,十一月,离台返日。

1977年--四月,《三三集刊》创刊。与三三同人继续书信往来。

1979年五月,《禅是一枝花》由三三书坊出版。十月,《中国礼乐》出版。

1980年--《中国文学史话》出版。

1981年-- 七月二十五日,逝于福生市。八月三十日,在福生市的清岩院举行葬礼,福田纠夫、宫崎辉、宫田武义、保田与重郎、松尾三郎、幡挂正浩、桑原翠邦、赤城宗德等八人作为友人代表出席。大沼秀伍主持。此年,《今日何日兮》由三三书坊出版。

1991年--《胡兰成全集》九册由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个人作品:

前期散文/论文

《中国乡党制度沿革考》1929《万象》0408期

《最近英国外交的分析》1938原载《中华日报》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国民新闻发刊辞》1941《国民新闻》创刊号

《周作人与路易士》1941《中华周报》副刊

《人间味云云》《人间》1943.4第一卷第一期

《关于花》《人间》1943.9第一卷第三期

《谈谈周作人》《人间》1943.10第一卷第四期

《论书法三则》《人间》1943.10第一卷第四期

《言语不通之故》《天地》第2期1943年11月,页13

《瓜子壳》《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页3

《读了红楼梦》《天地》第9期1944年6月,页11

《随笔六则》《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页13

《乱世文谈》《天地》第11期1944年8月,页19

《张爱玲与左派》《天地》第21期(1945年6月)

《谈谈苏青》《小天地》创刊号1944年8月

《皂隶,清客与来者》1944年3月15日《新东方》第九卷第三期

《〈中国之命运〉的批判》《新东方》1942年二月号

《中共的存在及其性格》《新东方》1942年二月号

《论张爱玲》《杂志》月刊第十三卷第二、三期1945年5月6日

《鲁迅与周作人》《杂志》1944年四月号上

《中国革命与世界文艺复兴》1945年只出版了一期的《新评论》

《组织就是力量》《大楚报社论》1945年8月

《与武汉市民同在》《大楚报社论》1945年8月

《东亚解放战半年记》《大楚报社论》1945年8日

《试谈国事》《苦竹》第一期 敦仁

《要求召开国民会议》《苦竹》第一期 贝敦煌

《违世之言》《苦竹》第一期 王昭午

《新秋试笔》《苦竹》第一期 胡兰成

《周沈交恶》《苦竹》第一期 江梅

《闲读启蒙》《苦竹》第一期 夏陇秀

《里巷之谈》《苦竹》第一期 林望

《说吵架》《苦竹》第一期 江崎进

《编后》《苦竹》第一期 编者

《文明的传统》《苦竹》第二期 敦仁

《给青年》《苦竹》第二期 胡兰成

《男欢女爱》(民歌)《苦竹》第二期 王昭午

《土地的绿》《苦竹》第二期 夏陇秀

《谈论金瓶梅》《苦竹》第二期 江崎进

《献岁辞》《苦竹》第三期 敦仁

《告日本人与中国人》《苦竹》第三期 胡兰成

《中日问题与中日本身问题》《苦竹》第三期 夏陇秀

《中国之命运与蒋介石》《苦竹》第三期 敦仁

《延安政府又怎样》《苦竹》第三期 江梅

《左派趣味》《苦竹》第三期 林望

《中国文明与世界文艺复兴》《苦竹》第三期 胡兰成

《中国与美国》《苦竹》第三期 王昭午

前期作品集

《西江上》散文集(1933年)

《战难和亦不易》《中华日报》政论集(1940年)

《争取解放》《国民新闻》社论集(1942年)

《武汉记》散文集(未出版)(1945年)

《中国人的声音》《大楚报》社论集(1945年)

《文明的传统》《大楚报》社论集(1945年)

《中日问题与世界问题》《大楚报》社论集(1945年)

日本发表作品

《山河岁月》:一九五四.清水市西贝印刷所(中文)

《今生今世》:一九五九.??-??社 (中文)

《心经随喜》:一九六七.梅田开拓筵(日文)

《建国新书》:一九六八.东京新闻出版社(日文)

《胡兰成之书》:一九六九.梅田开拓筵(书法集)

《自然学》:一九七二.梅田开拓筵(日文)

《华学科学与哲学》:一九七四.华冈出版社(中文)

《寄日本人》:一九七九.日月书店(日文)

《禅是一枝花》:一九七九.三三书坊(中文)

《中国礼乐》:一九七九.三三书坊(中文)

《中国文学史话》:一九八○.三三书坊(中文)

《天人之际》:一九八○.清渚会(日文)

《道机禅机》:一九八一.花曜社(日文,小山奈奈译)

《今日何日兮》:一九八一.三三书坊(中文)

《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二〇一一.新经典出版社(朱天文主编)

《天下事,犹未晚》:二〇一一.尔雅出版社(薛仁明主编)

《心经随喜》:二〇一二.如果出版社(中文,小北译)

《闲愁万种》简体字本:二〇一二.八,中国长安出版社

书法浅析:

作为乱世文人的胡兰成并不以书法著名。虽然他所提到的与其有来往的几个名士如马一浮,周承德,刘景晨,夏承焘等在书法上都深有造诣。其中马一浮是当代公认的大书家自不待言,其余周承德乃是弘一大师出家前托付笔砚碑帖的名家,也是胡兰成的书法老师;夏承焘的书法经常可以在一些词集的题签上看见,以欧为骨,秀丽挺拔。刘之书法虽不见载,但是其为孙诒让的弟子,在金石上造诣甚深,其书法亦当不弱。胡兰成与他们相交,在书法上必然有所熏习。但是胡在国内时其书法并没有受到重视,笔者采访徐步奎时曾经问过起对胡兰成书法的评价,徐说即使是在温州中学,胡亦不以书法名。而胡的书法受到褒奖,大约是在流亡日本之后的事情了。日本的梅田开拓筵为其出过一本《胡兰成之书》,是可以看到的唯一的结集出版的胡兰成书法,由其在日本的好友保田与重郎作序,保田在序中对胡的书法夸赞有加:

胡先生的书,乃为其人格的发露,堪称当今绝品。优雅之中藏有峻烈,内刚外柔,羞涩之美时而华丽,令人思念人生永恒的寂寞。而在同一篇序言里,保田亦有提到川端康成对胡兰成书法的评价: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国人。当今如胡兰成的书法,日本人谁也比不上。

川端在日本以小说家出名,然亦善书。其书法有颜鲁公意趣,别具一格。其对胡兰成书法独具青眼,显然不能说只是颂谀之辞。所能见到的胡兰成的书法基本都是其赴日后的作品,书体走碑学一路,受康有为的影响很大。胡兰成自己在196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书论,内容涉及书品,执笔,运笔,临书,作书等方面,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可以看成是胡兰成自己的书法审美与创作理论的一个纲要。在此之外,胡兰成也曾经有过一些零散的书法理论,但大多是只字片语,不成体系。例如:我在杭州读书时跟海宁周承德先生学过写字,周先生是浙江的名书家,与马一浮李叔同是侪辈,天姿不及而工力过之,我跟他学写魏碑及篆隶行草也有数年,但现在看了刘先生的字,才晓得好字是这样的。

弘一与马一浮的交契,可比吴天五与夏瞿禅,但单以字论,马一浮的是道气太胜,像谢灵运的诗,弘一的倒像陶渊明,有他世俗的人。譬如书法,书有许多笔法,如悬针、垂露、屋漏痕、折钗等,你若要学得那样,是不可能的。你惟有依正师之教,临碑帖写字,后来自然生出了许多笔姿,这才豁然悟得这叫折枝,那叫屋漏痕,又那叫乌丝栏。所以学书不临真迹,而临拓本,真迹有折钗、乌丝栏等,你被它拘住了。而拓本则惟是刻的阴文,可说是无的点画,你写得了点画的无,自然会生出笔姿了。书是姿,不是法。晋卫恒作书论,而不曰书论,亦不曰书法或书道,而题曰书势。我说的姿,即是形势之姿。

一、万物殊形。书象形而不拘于何形,书与陶惟以方圆与位置的形体。数与理是抽象的,不是物象的,而书与陶则是物象的,造形的。音乐亦与书与陶一样是造形的,而不拘于何形。不是何形,而只是息之动而为形,这单是形就是个无尽,可以通于万物之形。这单是形乃是象与形为一之形。

二、书的笔姿决定书的结体,依于作书时的气氛,自然会是怎样的笔姿,随之而成怎样的字体。王羲之的笔姿就有兰亭集序与十七帖的字体,石门铭的笔姿就有石门铭的字体。譬如怎样的树就有怎样的品气,生出怎样的枝条,随之而有怎样的树形。书的笔姿,在作陶为线,在音乐为音阶,是怎样的音阶就生出怎样的曲调,如商调宫调等。因为字体是笔姿所生成,树形是枝姿所生成,曲调是音阶所生成。生命的演绎是大自然的息的遂行。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第四两条材料,是对《书论》一文的细化和补充。胡兰成的书法美学来自其哲学观,以成象之先作为书法审美的标准。正如在《书论》一文中胡兰成所说的:书通于卦爻,有形而未成象。凡美术皆成象,而书在成象之先。这里的成象之先,就是所谓书象形而不拘于何形,认为作书是依照大自然的息而进行的活动,是自然发展的行为,书法的技巧并非来自于有意识的学习与模仿,而是在无意识之间生成。因此胡兰成提出了书的笔姿决定书的结体,依于作书时的气氛,自然会是怎样的笔姿,随之而成怎样的字体的观点,从而达到极精密而常若虚,虽有巧算,非可能作也的书法美学境界。然而胡兰成并不否认模仿的重要性。他依然认为惟有依正师之教,临碑帖写字,后来自然生出了许多笔姿。只有在书写的技法正确以及大量练习的前提之下,才能够达到自然之美的境界。胡兰成肯定了中国传统书学中非常重视的笔法的传承问题。他认为当世得笔法的唯马一浮,李叔同和周承德三人。很明显的一点是三人的书法均植根于汉魏碑刻,胡兰成极为推崇的近代书家康有为更是碑学的大力鼓吹者,胡兰成的书法理论与康有为的一样,把碑学推崇到了极点。在胡兰成的《书论》之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笔有方圆。圆笔始于篆,而汉隶多方笔,魏碑于方笔圆笔最分明,故便于临书,先学方笔,后学圆笔,至今言方圆笔之理者,莫如康有为之广艺舟双楫,学书者不可不读也。这里胡兰成很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书法理论胎息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胡兰成对康有为的书法有非常高的评价:康有为戊戌政变后流荡在海外,不及吴昌硕马一浮的长年安居临写碑帖与创作不辍,但我是更喜爱他的字。康有为的字是清末民初书家中第一。对于书法理论源于康氏的胡兰成来说,能够对自己的书法理论身体力行的康有为,无疑是完全符合胡的书法审美标准的。

胡兰成认为,正确的笔法与俗法是完全相反的,因此要得正法,必须先破俗意。在《书论》这篇文章中,胡兰成将正法概括成执笔,运笔,以及笔姿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执笔依旧是传统的五指拨镫法,而运笔则全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里略过不讲,主要谈一下胡兰成关于如何生成笔姿的论述,以及其理论在其个人书法中的体现。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