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艺术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简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艺术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 - 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 是意大利学者,诗人,和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他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仙。他与李白、杜甫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个人生平:

彼特拉克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阿雷佐,是一个公证人的儿子。他的童年是在一个靠近佛罗伦萨的名为Incisa的乡村中度过的。他的父亲,瑟彼特拉克(Ser Petracco),和但丁一起于1302年被黑手党政权从佛罗伦萨放逐。他与其家人追随从1309年教会分裂中迁居亚维农的教宗克莱孟五世迁至亚维农居住,他的早年生活就在那里度过。

1316年到1320年他在法国的蒙彼利埃就学,1320年到1326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学习。尽管他父亲希望彼特拉克学习法律和宗教,但是他的主要兴趣却在于写作和古罗马文学。常与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创作)激情。为了搜寻拉丁语写成的经典和手稿,他不惜穿梭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随着他的第一个大型作品的出炉,《阿非利加》(Africa,一部关于大西庇阿拉丁文的史诗),彼特拉克成为了欧洲的一个名人。

1326年,他父亲过世后,彼特拉克又回到了亚维农。在那里,他在无数不同事务所工作。作为一个学者和诗人,他很快就变得非常出名。1341年在罗马,他获得了诗人桂冠。作为一个大使他在欧洲旅游甚广,是一个多产的作者。旅行时他收集古人的手稿,这样做是为了重现古罗马和希腊作者的知识。他是这个活动一个主要的发动者。他说:每一个我所重新发现的古代著名作者,都是上一代的一个新的罪证和又一个不光彩行为的证明。他们不仅不满足于自己的无耻的无所作为,还任由别人思想的硕果和祖先辛苦的劳作和缜密的观察写就的作品因为他们令人不堪容忍的忽视而消亡。。就这样,他创造了黑暗世纪的概念。

在1336年4月26日,彼特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两个同行者爬到了Mont Ventoux的山顶(1,909米;6,263英尺)。他记述了这次旅行,很久以后他把它写成一封信给他的朋友Dionigi di Borgo San Sepolcro。 在那时,登山本身没有其他原因是不太寻常的。因此1336年4月26日被认为阿尔卑斯主义的诞辰日。他本人也被称为阿尔卑斯主义之父。

他的后半生作为一个国际级的学者和著名的旅行家在意大利的北部旅行。他一生未婚,但是他却和一个或者几个女人一共生有三个孩子(后人不清楚到底是几个女人)。一个儿子,Giovanni,在1337年生于亚维农。一个女儿,Francesca,在1343年生于沃克吕兹省。Giovanni 在1361年的瘟疫中离世。Francesca和Francescuolo da Brossano(他后来成为彼特拉遗嘱的执行人)结了婚。在1362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Eletta出生后不久,为了躲避当时肆虐部分欧洲的瘟疫,他们到威尼斯与彼特拉克团聚。彼特拉克的第二个孙子(女),Francesco,生于1366年,但是不到两周岁夭折。

彼特拉克在1367年左右在帕多瓦定居。在那里,他的余生在宗教沉思中度过。1374年7月18日,彼特拉克在Euganean Hills的Arqu离世。

文学成就:

从1330年起,大约有17年时间,彼特拉克基本上是在教廷供职,通过红衣主教乔万尼科伦那的关系参与一些宗教活动。在这个时期,彼特拉克的生活比较清闲、安逸,有较充裕的时间读书和写诗,为其后来扬名诗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漫长的教会生活使他亲眼目堵了教会的黑暗、腐败、贪婪和虚伪,逐渐形成了人文主义世界观,从而使他在文艺复兴的舞台上捷足先登。

在彼特拉克的拉丁语作品中,例如,《De Viris Illustribus》是一部三部剧(Secretum)话剧,是于圣奥古斯丁的辩论;《Rerum Memorandarum Libri》是一部未完成的关于重要美德的论文,《De Remediis Utriusque Fortunae》是最流行的拉丁散文作品,《Itinerarium》,是去圣地的导游书,《De Sui Ipsius Et Multorum Ignorantia》是反对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他的学术作品和史诗用拉丁语写就。他的十四行诗和合组歌(canzoni)用意大利语。

抒情诗

彼特拉克的抒情诗是在继承普罗旺斯骑士诗歌和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派爱情诗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特点是格调轻快,韵味隽永,善于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这里,诗人通过花、鸟、河、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肯定人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果说诗人是借景抒情,那么读者则可以从诗景中领会其中的人文主义之情了。

十四行

彼特拉克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把十四行诗推到一个完美的境地,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即彼特拉克诗体。这种诗体被后来的乔叟、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所模仿,为欧洲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为诗圣。

《歌集》中还有少量的爱国主义诗篇和政治讽刺诗,其中《我的意大利》最有代表性。当时的意大利由于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敌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国相互混战,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目睹这种现实,诗人写道:

看吧,

我的祖国,

你所喜爱的我的故乡,

正在为无名原因引起的战争

和那不能抑制的纠纷,

受着多么残酷的

折磨和煎熬!

这血和泪凝成的诗句,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情,寄托着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政治讽刺诗

《歌集》中的政治讽刺诗主要是抨击教会。教会在中世纪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是万恶之源。要宣扬人文主义,就必须揭露和反对教会。诗人愤怒地写道:

以前是伟大的罗马城,

万恶的巴比伦,

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

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途的学堂,

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

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

在这里,善良被扼杀,

凶恶却在成长,

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

难道上帝不将惩治你?

这战斗的诗行,表现了诗人在黑暗中的拚杀精神和斗争的勇气。

爱情诗集

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用意大利文写的抒情诗集《歌集》。

彼特拉克的爱情诗收集在他的代表作《歌集》中,《歌集》中的诗人多都是即兴而作的诗体日记,共366首,其中14行诗317首,打情诗29首,六行诗九首,叙事诗七首,短诗四首。全部诗集分上下两部分:《圣母劳拉之生》和《圣母劳拉之死》。彼特拉克的爱情诗冲破了禁欲主义的藩篱,一扫中世纪诗歌中隐晦寓意、神秘象征的兵法,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他向人们公开袒露自己向往幸福生活的内心活动。在他的笔下,劳拉已不是中世纪那种矫揉造作、高不可攀的贵妇人,而是单纯开朗、平易可亲的新时代女性。由于彼特拉克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劳拉的美貌,因此他的诗歌格调清新,令人百读不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里有一段佳话,当他的爱情诗传开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有不少人甚至也对劳拉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不辞劳苦,从很远的地方来到阿维农,以求一饱眼福,欣赏一下这位绝代佳人。但这时的劳拉已是中年开外的妇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丰采,使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歌集》主要歌咏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也包括少量政治抒情诗,诗中赞颂祖国,号召和平与统一,揭露教会的腐化。《歌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热爱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间的幸福,追求爱情和荣誉,但不能和宗教传统及禁欲主义思想决裂;有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而又脱离人民,轻视群众。这些矛盾正是从中古过渡到新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的矛盾。他的抒情诗继承普罗旺斯和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传统,克服了抽象性和隐晦的寓意,表现了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使爱情诗接接近生活。诗人在劳拉身上寄托他关于美和精神品质的理想,同时也对她的形体之美一再加以歌颂。彼特拉克对于自然之美也很敏感,有些诗把歌颂劳拉和描绘自然结合起来,《清、凉、甜蜜的水》这首诗就是显著的例子。彼特拉克善于叙述内心的变化和抒写爱情的经验,超过以前的诗人。这些诗都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念。他的《歌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开创了道路。《歌集》中占大部分的十四行诗达到艺术上的完美,成为欧洲诗歌中一个重要诗体。

其他贡献:

彼特拉克知识渊博,他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著有《名人列传》一书。该书用拉丁文写成,书中列有21位古罗马时期的历史名人(从罗慕洛起一直写到凯撒为止)和皮鲁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汉尼拔的传记。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以人物传记形式给意大利人展现一部宏伟壮丽的罗马史,让他们了解意大利的过去就是历史上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以摈弃基督教宣扬的世界国家的空想,走上民族独立统一的道路。《名人列传》中所贯穿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是彼特拉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又一重要特征。

值得提及的是,彼特拉克在史学领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概念。在他看来,在他所崇拜的古代和寄予无限希望的新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使人深恶痛绝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毁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又毁灭了公共美德,因而是个黑暗、愚昧、倒退的时代。在彼特拉克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日后所谓中世纪这一概念的最初萌芽,并规定了这一概念的全部内容。

彼特拉克在地理学方面也有建树。他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书籍,掌握了许多地理资料,绘制了第一张意大利地图。

生活时代:

彼特拉克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声誉远播。三十七岁时,他在同一天收到了罗马元老院和巴黎大学的邀请,要授予他桂冠诗人的称号。最后,他就在罗马接受了这个已经中断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称号,达到了当时一个文人所能享受的最高声誉。五十岁时他访问故乡阿利佐,朋友把他带到他出生的那所房子里,告诉他那个城市如何禁止对房屋内原来的样子作任何变动。死后,他的墓地更成为圣地,每年前往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彼特拉克在后世的主要形象是一个诗人,而且后人看重的是他的意大利文作品。在十四行诗的发展史上,他创造了意大利体,有筚路蓝缕之功,后世只有莎士比亚可与之交相辉映。而他继承法国温柔的新体的传统,创作的一组以女友劳拉为主题的诗篇,则又和但丁前后呼应。有了这些诗作,他也就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矣。

可是彼特拉克自己更重视他的拉丁文著作,比如他花了很大精力写作《阿非利加》,希望以此确立后世的名声。《阿非利加》几度缀笔,最后也没有完成。到了晚年,彼特拉克对它已经十分厌恶,甚至不愿提及。

拉丁文学在西塞罗身上达到了高峰,帝国时代开始走下坡路,蛮族的蹂躏则是对拉丁文化的致命一击。蛮族退出后,方言渐露头角。但丁已经昭示了意大利文学的可能性,彼特拉克早期的作品对于意大利方言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彼特拉克的时代正是西方文学古今转换的要紧关头,而他仍然选择了留在古代。在给薄伽丘的信中,彼特拉克承认拉丁文学珠玉在前,后人难以逾越,倒是意大利方言大有用武之余地,但是他厌恶这个时代的虚荣浮躁,不愿让庸人对自己的作品评头论足,情愿埋首旧籍,为古人作嫁衣。

布鲁尼(LeonardoBruni)在《彼特拉克传》中说,拉丁文学两大巨人维吉尔能诗不能文,西塞罗能文不能诗,自古无人能兼得,而彼特拉克在两方面都有精湛的造诣。但丁死的时候,彼特拉克十七岁,彼特拉克死的时候,薄伽丘还比他年轻九岁。缪斯的慧命就这么绳绳相续。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