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三立
/艺术
马三立
出生年代:1914年-2003年
名人国家:甘肃永昌县
马三立介绍:
姓名:马三立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14年-2003年 籍贯:甘肃永昌县
马三立,著名表演艺术家。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躁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钖,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马三立自幼读书,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辍学说相声。
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为师。周是马德禄的同门师兄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马三立学艺,进步很快,视野也日渐开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马三立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如《夸住宅》、《地理图》、《吃元宵》、《文章会》等。
解放前,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张庆森搭档。建国后,积极编演新相声。1952年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整旧创新。后来转到天津市曲艺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春回团工作,与赵佩茹搭档在天乐戏院演出,首场演出的是《黄鹤楼》。通过长期艺术实践,马三立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风格。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讽刺嘲讽的对象。有人曾这样评论:他就是被讽刺的对象,有时虽然捧哏的指出他的漏洞,但,并没有公开的评论。他尽力把被讽刺的对象演活,而把评论工作交给观众。演员与观众配合默契,达到集体抒情。
1992年,他从艺65周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在天津联合举办马三立从艺65周年庆祝活动,马三立同志在漫长的舞台生涯中,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声为武器,讽刺假恶丑,歌颂真善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到群众爱戴,在海内外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他家学渊源,博采众长,承前启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不愧为当代的相声泰斗、幽默大师。
2003年2月11日,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相声泰斗马三立老人因病医治无效,于早晨6点45分告别了人世,告别了他的观众,享年90岁。
主要作品:《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相面》、《卖五器》、《开粥厂》、《蜡点灯》、《白事会》、《八扇屏》、《反八扇屏》、《地理图》、《窝头论》、《文章会》、《梦中婚》、《对对联》、《三字经》等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