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仲荦
/其他
王仲荦
(1913~1986) 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炳麟(即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38年与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等共同在上海创办太炎文学院,任院长室秘书主任兼教授,讲授中国通史。太炎文学院解散后,1942年应聘去重庆中央大学国文系任讲师,1945年升为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7年夏应聘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工作,次年升为教授。1951年转入该校新成立的历史系。历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历史学科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等职务。
王仲荦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著述颇多。他的《北周六典》,记述北周官制,对北周一代典章故事追根溯源,广征博引,资料丰富,具有《会要》性质。《北周地理志》,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排比考证,弥补了《魏书地形志》和《隋书地理志》的缺略。同年出版的《西??酬唱集注》,为作者后来的文史研究奠定了基础。50年代,王仲荦写成《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十年动乱后,他对原书进行增补改写,分成《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断代史。《魏晋南北朝史》一书,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断代史研究的精品之一,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这两部断代史著作,均被国家教委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仲荦是中国史学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写成《敦煌石室地志行记综录》一书。他研究中国古代物价的专著《金泥玉屑丛考》已写成唐以前部分,宋以后部分资料亦已收集排比,因1986年6月4日在济南逝世,未及写成。他先后发表的数十篇内容十分广泛的学术论文,分别由他本人编定成《鹊华山馆丛稿》和《鹊华山馆丛稿续编》。
王仲荦除撰著外,还曾参加点校二十四史,负责《宋书》、《南齐书》和《南史》点校的定稿工作。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