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儒林
/其他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
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四)。1930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
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先后在比利时鲁文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留学,从伯希和等攻习蒙、藏、突厥、波斯、拉丁等语言文字及历史。1936年回国,历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历史系讲师,北平研究院(昆明)史学所副研究员,华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重庆)副主任,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边政系主任。1949~1982年,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其间于1965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兼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在任一年。1962年,先后访问蒙古、苏联,参与三国合编《蒙古史》工作。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席,江苏史学会会长,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任。韩儒林自留学欧洲以来,始终专注于蒙元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他通晓多种东西方文字,熟悉并借鉴外国东方学家的成就,善于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其主要著述如《成吉思汗十三翼考》、《蒙古氏族札记》、《蒙古答剌罕考》、《元代阔端赤考》等篇,多注重名物制度的考释。他利用波斯文等史料与汉文史料直接比勘,相互校订,纠正了洪钧以来元史著作中的许多失误,弄清了前人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他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中国蒙元史研究一个阶段性的进步。此外,在突厥史、西藏史、西夏史、中西交流史等方面,也都有建树。50年代以后,他以大量精力从事教学行政、史学研究的组织和人才培养工作,但学术研究仍未停辍。1956年,创立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1977年,创办《元史与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又与翁独健等一起倡议建立了中国蒙古史、元史和中亚文化研究会。撰写的论文有《论成吉思汗》、《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地位和作用》、《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邻近诸部》、《清代内蒙古驿站》、《元代诈马宴新探》等二十多篇。60年代初,他参加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编撰,与助手一起完成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元代分册;中期,参加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组织工作,主持北方地区历代图幅的编绘。由他主编的两卷本《元朝史》,获国家优秀图书奖。
韩儒林于1983年4月7日在南京逝世。他的主要著述,多收入《穹庐集》。此外尚有《成吉思汗传》、《元史讲座》等著作。论著全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