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兰佩
/文学
西兰佩
姓名:西兰佩(Frans Eemil Sillanp)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88-1964 国籍:芬兰 所获奖项: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佩(Frans Eemil Sillanp??, 1888-1964)芬兰作家。生于哈明库若教区乌拉萨塔昆塔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经受该地移民的种种磨难。西兰佩是他们唯一的幸存儿。他聪明伶俐,在中学读书卓越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1908年,他考进赫尔辛基大学,攻读数学与生物。五年,由于生活困顿,中途辍学,开始为谋生而从事文学创作。
1916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人生与太阳》发表,引起广泛注意。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1919)使他一举成名。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贫困、愚昧和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对芬兰的国民性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19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少女西丽亚》,是继《神圣的贫困》之后的又一部代表作。这部最负盛名的后期小说(颁奖辞)流传很广,从冰岛语到希伯莱语,都有它的译本,给作者带来了国际性声誉。此后又发表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夏夜的人们》(1934)。西兰佩的其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一生中的人》(1917)、《男人的路》(1932)、《八月》(1941)、《人生的美和苦恼》(1945)等。短篇小说集有《茜尔多与拉格拿尔》(1923)、《天使的守护者》(1923)、《紧贴大地》(1924)、《潮流深处》(1933)、《第十五》(1936)等。此外还有自传小说文集《小木山恋》(1925)和文集《多谢,多谢》(1929)等。
西兰佩非常熟悉芬兰农民,他的众多小说着重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组成一曲芬兰乡土的交响乐。小说的人物大多是孤独的漂泊灵魂,几乎全都成了命运的牺牲品,然而即便在色调最阴暗的小说中,也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他的小说显得单纯、简练、客观,没有丝毫造作,像泉水清澄,反映出一个艺术家的慧眼所捕捉到的事物。(颁奖辞)。1939年,由于他对其国家农民的深刻了解,和他刻画农民生活以及农民与大自然关系的精湛技巧,西兰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夏夜的人们》、《一生中的人》、《男人的路》、《八月》、《人生的美和苦恼》、《茜尔多与拉格拿尔》、《天使的守护者》、《紧贴大地》、《潮流深处》、《第十五》、《小木山恋》、《多谢,多谢》等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