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文学 >丁玲简介

丁玲

/文学

丁玲 (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常德临澧人。《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人物生平: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女作家、散文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后入岳云中学就读。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1923年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处女作《梦珂》于同年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在上海合办《红黑》杂志。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一些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

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成为鲁迅旗下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敌人对她威胁、利诱、欺骗,企图利用她的名望为国民党做事,都遭到拒绝。同时她积极寻找地下党组织,终于在党的帮助下,于1936年9月逃离南京,奔赴陕北,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

在苏区,丁玲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创作出《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1948年,丁玲写成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

新中国建立后,丁玲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先后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和《人民文学》主编等职;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妇联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和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等社会职务。繁忙工作之余,她写出了大量散文和小说,并扶植了许多文学新人。

1955年和1957年,丁玲两次遭受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错划为反党小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龙江垦区(现今汤原农场)劳动12年,文革中又被关进监狱5年。粉碎四人帮后,丁玲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1984年,中央组织部颁发《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彻底推倒多年来强加给她的一切不实之词,肯定她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丁玲在晚年,不顾体弱多病,勤奋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万字的作品,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热情培养青年作家。

1986年3月4日,丁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感情经历: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丁玲牵挂的唯有爱情。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本文描述了她一生的四段婚姻经历,从爱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女人丁玲。

投入真情胡也频

1924年,丁玲来到了北平。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在为亲弟弟的夭折和命途艰辛而痛苦,对胡也频毫不动心。她感到自己无法在北平继续生活下去,于是选择了离开,返回到湖南老家。不料穷编辑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到湖南,他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犹如一个爱情的乞丐,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他们在山上住着,有时候要到城里去买东西,胡也频一个人下山,丁玲不放心,就追下山跟着胡也频一块去。

一次他们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淤泥地,走进淤泥地就出不来了。于是他们就站在淤泥地上看天上的星星,说说悄悄话,直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个过路人才把他们给拉了出来。他们住在亭子间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简单而又纯真,就像小孩子们过家家,虽然贫寒却过得十分温馨。

1931年2月7日,年仅29岁的胡也频被枪决于上海的龙华司令部。凄厉的枪声震撼了中国,也击碎了丁玲最初的爱情。

无限遗憾与雪峰

冯雪峰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他看上去像一个乡下人。然而他们谈谈文学,谈谈时事,关系无意当中就改变了。

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玲就和好如初了。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重新回到了胡也频的身边。

噩梦一场与冯达

胡也频牺牲以后,史沫特莱采访丁玲,需要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就是冯达。丁玲跟冯达认识了,他们于1931年的11月住在了一起。冯达柔柔的关怀像细雨一样令丁玲无法拒绝,他们结婚了,并一起度过了长达三年的平静生活。

1933年5月14日那天,冯达出门时告诉丁玲12点钟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结果冯达一出去就被特务盯住了,一直到12点过了以后才回到家中。他回来一看丁玲还在,俩人就这样一块儿被捕了。在监狱中,冯达含着眼泪向丁玲赌咒发誓,说他没有出卖丁玲,丁玲相信了他。性格刚烈的丁玲准备以死来抗争,请求冯达帮助她自杀。她把头颈伸进绳套,一脚踢翻了凳子,冯达实在看不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丁玲救了下来。在浙江莫干山的监狱生涯漫长而又阴森,丁玲在狱中怀孕了,并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此后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冯达,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挚爱深沉与陈明1937年2月,出狱后的丁玲来到延安。当时延安文艺界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小伙子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潇洒。丁玲在陈明的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

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但没想到,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长治老顶山漳头乡村。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摘自《人民文摘》)

94岁高龄的剧作家陈明,出版了新书《我与丁玲五十年》,讲述了自己与丁玲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恋情。1986年,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

人物评价:

丁玲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她的一生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她在23岁时写出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出五四运动后觉醒的知识青年的痛苦与追求,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1930年,丁玲加入左联。她创作的《韦护》、《水》、《母亲》等作品,丰富了左翼革命文学创作,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左翼文学运动,丁玲的伴侣和战友、共产党员胡也频被杀害。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怖,丁玲勇敢地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发展革命文艺做了大量工作。为此,丁玲遭到国民党特务绑架。后来在党的帮助下,丁玲奔赴解放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欢迎。这是丁玲革命生活和创作的新开端。是她,担当起陕北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文艺协会主任的重任,用她的笔,为党助力;是她,在战争年代里,写下第一批赞颂红军将领的作品,刻画出左权、彭德怀的英雄形象;是她,组织并领导西北战地服务团,直接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服务。在祖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广大土地上留下了她的足迹,也留下了她的许多著名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中反映华北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全国解放后,丁玲致力于新中国的文艺领导工作和编辑工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1955年和1957年,丁玲先后被错误地划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文革中又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曾被关进监狱。丁玲是受左的错误的迫害时间较长、创伤很深的作家,但是她对党始终具有坚强的信念。她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对党不失去希望。

建国后,丁玲曾三次捐款,表达她对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1951年6月,丁玲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捐款1200余万元(旧币)。1952年6月,她将荣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共5万卢布全部捐给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儿童福利部。1975年春,丁玲获释后被安排到山西农村。她和丈夫陈明将补发的工资捐献出1万元,用于农村生产建设。1986年3月4日,丁玲逝世。

丁玲在她82年的人生旅途上,历尽坎坷,为人民留下一大笔精神财富。

解密

丁玲的故事让人唏嘘,她是一个作家,又是革命者。与丁玲相类似,公木也是在那样的年代走过来的,具有诗人与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对上一代中国人而言,那首以向前向前向前开头的《八路军进行曲》,可谓耳熟能详。这是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的共同创作。一代人消失了,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仍在流传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曾有人说丁玲更像个男人,在革命中历练出来的女作家自然与今天的女作家有所不同。

在一次会议上,邓颖超与丁玲亲切交谈。

在我的少年时代,读着萧红的《胡兰河传》的时候,这条河远比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更加吸引我,萧红是个更为苦难而更加流丽灵动的作家,相对而言,丁玲要质朴平静的多。

谁让我是个女人呢!

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丁玲曾经风光无限,也曾经几度秋凉,可是她作为女人的一面我们往往难以觉察,在我的印象里只记得她和胡也频、冯雪峰还有沈从文的纠葛,丁玲自己说:最怀念的是雪峰,最纪念的是也频。可是她听到《不算情书》的时候,她居然脸泛红晕说:你等我死了再发表这一段好不好?感情本来就是欲说还休的东西,就像三毛说的:爱是禅,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现在孰是孰非早就付之云烟,留待后人评说了。看到《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封面上是 1981年丁玲在美国爱荷华拍照的剪影,那时候的丁玲还是目光炯炯的样子,这想必是她晚年中意的一张照片,下面是毛主席赠给她的《临江仙》,最后两句是: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在毛泽东的词里她毕竟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女人,虽然她曾经说谁让我是个女人呢!现在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都是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历史的,他们关心的不过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波澜里细微的感情波纹和人生品质,因为这才是最长久的。

你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做人!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第七和第八章里。杨桂欣,你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做人!这是丁玲对作者杨桂欣最声色俱厉的批评,并且说了自己的故事:当年丁玲在中宣部当文艺处长的时候,有一次江青让她下班后去他们家吃饭,丁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说:我怎么能到你们那里吃饭呢!江青一听扳起脸,厉声说:你以为是我叫你去的吗?丁玲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下班时跟着江青去了。原来是毛主席想要听听丁玲对周扬的印象,丁玲就说了周扬的缺点,毛主席打断她说:他就没有一点优点和长处吗?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反复强调要先肯定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再批评别人的缺点,毛主席接着说:我看周扬的理论水平比你高,行政组织能力也比你强,这两方面,你丁玲都是不如周扬的。丁玲一听糟了,但是没有办法挽回了。杨桂欣当然替自己辩驳了几句,后来他碰到康濯的时候,说起丁玲的这个故事来,并且说其实丁玲很不会做人,把在毛泽东那里吃饭这回事讲给《文艺报》很多同志听,动机没有错,可是人多口杂,倘若有人告诉周扬才不知道什么后果呢。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时候,给丁玲发了请柬,而她因为女儿重病并没有去赴宴,后来,她去毛泽东那里贺喜,江青倒还比较热情的接待了他,而毛泽东则爱理不理的,独自到院里去了,当时的毛泽东想必是很需要别人对他婚姻的支持的。丁玲并没有表现自己的歉意,甚至也没有说自己的女儿病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也许丁玲有自己的保留意见,毕竟她曾经是杨开慧的同学,在延安的时候,她又亲眼看着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生活,有一次她去看毛泽东,结果贺子珍气呼呼地拿着一只鞋,鞋是从自己脚上脱下来的,一副要打毛泽东的样子。原来当时有个北京一个大学的女学生来到延安,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女学生,经常叫她到自己住处去。有一次就给贺子珍撞上了,贺子珍当即打了这个女学生一个耳光,这个女学生跳出窗逃走了,然后贺子珍一副要修理毛泽东的样子。丁玲的回忆非常有趣,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虽然她的叙述已经比较春秋笔法了。这也可以看出丁玲的直率,大概知道这些事情的不是少数,可是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坦荡地说出来。

《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不是一本娱乐性的书籍,其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史料价值,大概因为作者是研究丁玲的,所以后面附了一半对丁玲评价的文字,它让你在某个时刻想起丁玲。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