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文学 >张胜友简介

张胜友

/文学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代表,他强调,欢迎更多的台胞前来大陆发展,通过开展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几多勉励,几多期望,几多嘱托,胞波情谊溢于言表。 三 回望1980年1月1日,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破冰之旅、开拓之旅。 拥有2000个床位的“鼓浪屿号”客轮在开通“厦门—香港”航线时,仅载着5名乘客首航台湾海峡——穿越金(门)厦(门)之间30多年来构筑成的充满恐惧与死亡的炮火走廊……大海无言,群山寂静。

历史,也许就在这一刻选择了厦门:海峡两岸从对抗走向对话。 四 厦门,注定要肩负起她神圣的使命与重任。 孙中山先生早在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就写道:“厦门有深广且良好之港面,管有相当之腹地……与南洋之间载客业之极盛……吾意须由此港面之西方,建新式商埠……” 1984年2月24日,刚从厦门视察返京的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说:“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这样就能吸引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许多外国人也会来投资,而且可以把周围地区带动起来,使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活跃起来。” 党的十六大更明确作出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以经济促政治”的对台工作方针,殷切希望厦门经济特区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对台合作与交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多做贡献。

历史,义无反顾地把厦门推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列…… 五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厦门经济特区创立之初,即提出了“以港引台、以外引台、以台引台”和“港台侨外都欢迎,大中小并举”的招商引资谋略。 一时间,台商、港商、侨商、外商纷至沓来,厦门经济特区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一派升平祥和气象。 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沉寂百年、被孙中山先生慧眼识为“东方大港”的海沧,沸腾起来了,中央领导、各路政要前脚踩后脚地前来海沧视察,现场办公,当即拍板,要求“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一座新兴城市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憧憬快速生长。

这是中国大陆专设的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无疑,海沧是“厦门”概念的延伸,是“厦门”空间的拓展——为骨肉同胞计,为统一大业计,拳拳之心,天地殷鉴。 随后,中央又相继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至此,全国4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厦门即占了3个。 六 厦门与台湾、金门一衣带水,同宗同根,地缘相通,文化相融,同胞情谊,血浓于水。 1987年11月,民意迫使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事宜。

真可谓“其势也汹汹,其情也切切”,台胞们跨海踏浪,纷纷前来厦门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温故叙旧,继而旅游观光、上学、求医乃至定居……据不完全统计,进出厦门口岸的台胞人次约占台胞进出祖国大陆总数的1/6多。 2001年1月2日,恰巧距“鼓浪屿号”首航香港整21年之后,另一艘“太武号”客轮驶离金门岛,满载着180多位金门各界同胞直奔厦门而来……大海扬波,群山雀跃,鼓乐喧天——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首度获得两岸官方认可的厦(门)金(门)直航。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显而易见,厦门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已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人员往来最密切、各项交流与合作最频繁、连接祖国大陆与台湾最顺畅的重要口岸与桥梁。 七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发轫之初,福建曾提出“大念山海经”,八闽山水为之起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蔚为大观。

纵观今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令海内外尤为瞩目,无疑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改革开放事业导向更高层次更为壮阔的一幅宏伟蓝图。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台海考量当推首位。厦门被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既当之无愧,又肩负起了更好的发挥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的重任。 这是大手笔书写的一篇大文章。 这是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一次壮行。

八 历史如此厚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担在肩上,前路正长,前景更为美好……(人民日报200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