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天虚
/文学
张天虚
被郭沫若誉为青年百代之表率的张天虚,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进步文艺运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家。
张天虚原名张鹤,字友松,又叫剑平,曾用名天虚、鹤、虹子、天山等。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云南呈贡县龙街。天虚自幼聪颖,爱好读书,尤其喜爱文学,14岁时考入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学校政治空气极浓,天虚进校后进步很快,参加了秘密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积极参加宣传和学习活动。lR9年春季,进入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预科学习,在这里,他开始了最早的文学创作。 1929年7月11日,昆明发生了一起由于军阀争权夺利而引发的七一一火药爆炸惨案,造成320余人死亡,重伤致残者579人,直接受害者320多户,1200多人。惨案发生后,中共云南地下党立即通过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济难会,号召青年学生起来组织服务团深入灾区,为灾民服务。张天虚立即参加济难会,积极参加救灾活动和演出,在这些活动中,他认识了聂耳,并和聂耳结为终生不渝的好朋友。 1930年,昆明政治形势恶化,云南当局加紧对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镇压,张天虚被迫离滇出走到了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参加政治斗争。 1931年初,张天虚到北平读书,和陆万美共同提出活路文学的口号(活路即普罗的谐音,即无产阶级之意)。此间,天虚创作了一部四五万字的中篇小说《黄浦滩头的梦》。1933年初,张天虚回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长篇小说《铁轮》的创作中。为写这部书,天虚呕心沥血,整整一个夏天,他日以继夜地挥汗疾书,有一次曾三天三夜没有歇笔,终于完成了那凝结着他大量心血的巨著。 《铁轮》是一部近50万字的长篇巨著,是左翼文学的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之一。1935年,张天虚到日本后,把这部小说送请住在日本千叶县市川町的郭沫若审阅,郭老敬而爱之,为之作序,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茅盾在《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1期的《在香港编文艺阵地》回忆中写道:天虚是个青年作家,我认识他是由于他把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铁轮》给我看,那是1936年初,他刚从日本回国。我发现他是一个朝气蓬勃,很有才华的青年,就一直与他通信。在写作《铁轮》时,他仍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只要是有斗争任务,他马上搁下笔,和同志们一起去斗争。由于他表现出色,1933年他在上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日本东京,张天虚参与了郭沫若创办的大型文艺刊物《东流》的编辑、撰稿工作,成为左联东京分盟的活跃分子。此时,同乡好友聂耳也从上海到日本。聂耳抵达东京后,和张天虚同住一间宿舍。后来,聂耳不幸逝世。听到聂耳罹难的消息,他悲痛万分,立即奔赴藤泽鹄沼海岸现场,与日本当局交涉并亲理善后,为聂耳举行了追悼会。天虚还写了《聂耳论》一文,作为悼词,对聂耳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其后,他又与蒲风一起,主编了第一部《聂耳纪念集》。1936年,他亲自把聂耳的骨灰护送到上海,交给了专程赶到的聂耳的哥哥聂叙伦。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