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仪
/文学
水乡茶居(节选) 作者: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二十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
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
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橹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
茶被“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路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呵呵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柳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完一张《羊城晚报》的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
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的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杯来……(杨羽仪的成名作《水乡茶居》,二十多年来,全国性的散文选本(包括当代选本、百年选本、世纪选本)中,选这篇散文的不下三十种,新近广东高职高专编的《大学语文》也选此文做教材。)(羊城晚报2006-6-16)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小学英语单词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