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名言网>文学 >魏巍简介

魏巍

/文学

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1920年1月16日~2008年8月24日),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

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毛泽东主席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

人物生平:

魏巍童年及少年时期曾就读于平民小学及简易乡村师范,晋察冀边区,在老一团当营文化干事,参加了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雁宿崖那一仗,魏巍是拖着步枪上去拼过刺刀的。后来任冀中军区的军分区宣传科长、报社编辑;解放战争中任三纵教育科长,因为文人性格,一直升不上去,一直到解放平津后才当上一个收编国民党骑兵团的政委。建国后即使《谁是最可爱的人》名声大噪,到文革初期他也不是什么名正言顺的领导干部,主要是搞创作的业务干部。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

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诗《黎明风景》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长诗《黎明风景》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从1939年至1949中的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蝈蝈,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故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主要作品:

诗集

《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

长篇小说

《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

(其中《东方》获茅盾文学奖。)

散文集

《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壮行集》、《话说毛泽东》、《魏巍杂文选》、《魏巍散文选》等。

杂文集

《春天漫笔》入选小学课本的是《再见了,亲人》(入选冀教版6年级下册和人教版5年级下册)以及《我的老师》(入选鄂教版5年级下册,苏教版7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物评价:

孔庆东: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老作家魏巍24号逝世了,我很难过。还有朋友说魏巍表扬了我的文章,要陪我一起去拜访老爷子。结果一个拖延,就成了永久的遗憾。我是小学时代在收音机里第一次听到《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前面的三个英雄故事对我的打动还不算大,但听到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我一瞬间就长大了这里说的不就是我么?我最喜欢的早餐就是油条豆浆。从那时起,我觉得自己便是那个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的普通战士,我真的懂得了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并且能够理解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人,本来在精神上是可以相通的。朗诵者好像是方明,我永远记住了那个深情而稳健的声音。后来在中学课本里学到了这篇文章,很快我就可以背诵下来了。许多年后我当了中学老师,讲这一课的时候,我不用拿教材,而是一边缓缓背诵着,一边漫步在学生的座位间,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当我背诵完最后一句: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学生们竟然破天荒地没有一个人鼓掌,那种肃穆的寂静久久保持着。我相信,在那一刻,一定会有若干学生跟我一样,霎时就长大了。真正的好文章,是不用多讲的,恰如真正的美人,绝对用不着有人在旁边不断地介绍:看,这是美人,多漂亮啊!当然,寂静过后,我还是要讲一讲的,但是我没有讲什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那一套,我只是讲了讲跟高考有关的一些应试技巧,让学生考上好大学是必须的。至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文章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员了,如果那还需要老师来灌输,我们的教育岂不太苍白了?

幸好,尽管我们当下的教育真的很苍白了,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仍然喜欢这篇文章。魏巍其他的作品也不错,但都没有超越《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这篇只有三千多字的文章跟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一样,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要超过当今一百部平庸的长篇小说的总和。

肖复兴:作家肖复兴得知魏巍去世的消息后,唏嘘不已。他说曾与魏巍多次在文学活动上谋面,遗憾的是,每次都是在远处看着他,毕竟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所以少有交际。他总是给人一种慈祥、平易近人的感觉。

肖复兴说,在魏巍众多作品中,《谁是最可爱的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我记得读那篇文章时,我还在上小学,是从教科书上读到的,读完后我莫名地感动。肖复兴说,尽管后来也看了不少魏巍的作品,但少有像《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样令人感动的了。

肖复兴感慨万分地说,尽管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教科书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被一代代青年人阅读、熟知。

徐贵祥:我从他作品中汲取营养

在军旅作家徐贵祥眼里,魏巍是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率真的人,他们以前经常在一些文学活动上见面。我最先读的魏巍作品是长篇小说《东方》。那个年代写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而他的长篇小说《东方》很具有突破性,叙述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充满人性关怀。徐贵祥说,后来他阅读了魏巍的一系列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徐贵祥认为,魏巍的作品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现在出了不少军旅作家,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但魏巍作品中鲜明的艺术风格,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后来者,我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了先进的军事文学理念与深邃的文化内涵。

郑伯农(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

我是文革后开始认识魏巍的,半个月前,我到301医院看望了魏巍,当时他因肝癌已经病入膏肓,但他的精神依然很清醒。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被困在301出不来了!他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总想出点力,虽然他的一些观点是可商榷的。有人说他是位红色作家,我记得他曾自豪地说自己,从里到外通透红,写作和思考就是从人民利益出发。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在我看来,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

王尧(《魏巍散文选集》编者,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我和魏巍没有直接交往,但因为编辑他散文集的关系和他有书信往来,从信里面我能感觉到他晚年的落寞,而在过去他曾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作家。魏巍一生都秉持着无产阶级写作,虽然有些观点有待商榷,但我认为,他那代从延安走出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在1949年以后的经历都非常复杂,但不管他们后来持什么样的理想和观点,只要他们的写作遵循着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虽然写的是朝鲜战争的事情,但他对年轻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正面的,没有太多的政治历史痕迹。

网友关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