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鞅
/文学
商鞅
出生年代:前390~前338年
名人职称:战国中期政治家。
名人国家:中国(战国时期)
商鞅介绍:
(前390~前338年),战国中期政治家。出身于卫国贵族,名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40年,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市)15邑,号为商君亦称商鞅。少时喜读刑名之学,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干的人。最初,他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小官,深得公孙痤重视。公孙痤临死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把公孙痤的话当成耳边风,既不重用,也没有杀他。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来到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引荐,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前两次讲行帝王之道,孝公不感兴趣,听听就睡着了。第三次讲霸道,富国强兵,孝王听得很高兴。从此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商鞅依据李俚《法经》结合秦国实际制定出一套变法方案。可列为11个主要项目: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在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全国使用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建立乡、县地方政府系统,归中央统辖;十家编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隐匿不报九户连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包括贵族富商子弟,一律送边疆垦荒;招请移民给予优待,凡从事垦荒者,九年不收田赋;增加人口,充实兵源;鼓励生产,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多的免除税务和劳役;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居,达到增加生产,增加人口的目的;人际间争执,诉诸法庭,禁止私人决斗;对敌作战,以斩首多少论等赏赐;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商人,若是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员。实行新法遇到的阻力很大。但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击败了旧势力的反抗和破坏,使贫困的秦国变为国富民强的七雄之一。
秦国实行变法之后,兵强马壮,准备东进扩展势力。公元前240年,齐、赵两国联合攻魏,商鞅认为机不可失,便率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印领兵抗秦,商鞅给魏公子印写信愿罢兵讲和,邀请魏公子来秦军约定地点会面,魏公子深信不疑。在赴饮宴之时,秦国伏兵一拥而上,将魏公子抓起来,秦军趁势打败魏军,取得了胜利。商鞅打败魏军之后,秦孝公把商之地15邑封给他,因而号为商君。
商鞅推行变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因镇压贵族势力的反抗,积怨甚多,加之他在秦孝公病重期间,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独断专行,使秦国内部权力之争激化。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孝公病重时,曾打算把君位让给商鞅,商鞅没有接受。其时连商鞅本人也害怕,每次出门,都要卫士保护他。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公子虔乘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魏国,魏国人早已恨他,在魏无处存身,只好返回封地商邑。他组织了一批人马准备抵抗秦军,但寡不敌众,被秦惠文王抓获。秦惠文王以车裂残酷刑法把商鞅处死。商鞅虽死,但秦国改革并未停止,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