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希我
/文学
日本人的对不起
作者:陈希我
前一阵,日本旅游部门告诫出国的日本游客,不要随便向人家说“对不起”。确实,日本人有说“对不起”的习惯,“对不起”,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有时候确实是自己做了错事,当然应该道歉;有时候是给对方添了麻烦,比如问路,向对方说个“对不起,打搅了”,也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平常的互相来往,也彼此“对不起”来“对不起”去的,未免婆婆妈妈,甚至虚情假意了;更有甚者,明明是我踩了你的脚,你却居然向我说:“对不起!”那是一种高姿态?让我更觉惶惑了。倒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对传统那套不以为然,反问我:“为什么要道歉?你做错了什么了吗?” 日本旅行社忠告出国旅行者的原因,据说是不要让人家理解成你真的做错了什么,需要负有责任了。有责任,就要承担,这种承担,在日本文化中属于“义理(ぎり)”范畴。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里,将日本人的“义理”跟“义务”做了比较。同样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指的是对其近亲骨肉或者对代表其祖国、生活方式、爱国精神的最高统治者所应尽的责任,是理所当然应该履行的;而“义理”则不同,承担“义理”上的责任,并非出于心愿,是迫不得已的,比如接受了太多人家的好处。 跟日本人打交道的人,总会有日本人小气的印象,送的礼轻得令人难以置信。我父亲曾接待过来访的日本客人,礼物送上来,包得严严实实,打开一层,是包装纸,再打开一层,还是包装纸,打开了若干层,才终见庐山真面目:一把扇子。虽然那扇子做工无比精巧,但毕竟只是一把扇子。
可真是礼轻情意重啊!“礼轻情意重”这词虽然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但并没在我们这里落实到行动上,甚至当我们这么说时,往往含有调侃的意味。我们习惯于送厚礼。而日本人是极忌讳的,对方会感到不堪重负,认为你给他添了麻烦。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回恩于对方,也不超出受恩的程度。
假如超出了,会被认为让对方承担了“赚礼”的责任。 这么说,日本人是对责任很看重了?又未尽然。因为不愿意,倒生出了躲避。比如战争责任就是例证。实际上,日本人的道歉并不是表明他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一种礼貌,一种客套,甚至把“对不起”置换成“谢谢”,也未尝不可。
但是这在外国人是不明白的,他们以为,道歉就是你做错了什么。所以也才有了上面旅行社的忠告。 日本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暧昧,看似说着这回事,实际上指的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甚至可以揣测(当然未必对),为什么一些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一边道歉(据我的印象,近二十年来,几乎所有上任的日本首相,都曾对战争表示过谢罪;英国人则统计:日本人在各种国际场合公开向中国道歉了17次),一边又推卸责任,原来彼道歉非此道歉。只是为了息事宁人,彼此好相处,甚至为了蒙混过关。
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跟中国人形成鲜明反差,就是不争辩,所谓“只靠道理是讲不通的”。而中国人是受不了委屈的,是错是对,要争个水落石出,斗个泾渭分明。所以,明明是日本人对不起我们,他们为什么不承认战争罪行? 忽然想起一件老事情。曾经,我跟我的日本人上司吵架。也因为我禀性难移吧,非要争个是非曲直,即使你是老板。
日本人一般是不争的,挨了巴掌也自认倒霉。所以那上司对我的争辩,分外惊怒。他居然冲我深鞠躬,那奋力的程度,好像要把自己身体拗断。他恶狠狠道:“对不起哦!对不起!我向你说‘对不起’可以吧?”这道歉,毋宁是一种威慑和要挟了。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