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震林
/军事
谭震林
谭震林(1902.4.24—1983.9.30),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林俊、梅城。生于湖南攸县。
9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书店学徒。1925年冬在当地结识中共党员,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攸县工农纠察队队长。1927年冬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任茶陵县总工会主席、县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共县委书记。1928年5月在中共湘赣边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湘赣边特委委员,后负责湘赣边工农兵政府土地部工作。6月起任中共永新县区委书记,湘赣边特委代理书记、书记,中共红军第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兼工农工作委员会主任。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随部队进军赣南、闽西,先后任红4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第4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次年5月起,任闽西红军学校校长、红1军团第12军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委员,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任福建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建地方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大批武装力量,并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开展的反“罗明路线”斗争中,受到错误批判,被调往瑞金任国家政治保卫局科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副主席,与张鼎丞、邓子恢等一起领导闽西地区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击国民党军的多次“清剿”,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闽粤边特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第2、第3支队副司令员。率领第3支队进入皖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同日军作战,曾取得马家园、繁昌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4月调往苏南,主持东路地区党、政、军工作,领导该地区人民武装,打击日伪军和顽固势力,扩大抗日局面。后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共苏南区委员会书记,领导苏南军民挫败日伪军“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1943年1月任新四军第2师政治委员、中共淮南区委员会书记,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扩大抗日武装。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同司令员粟裕指挥苏中战役,取得重大胜利。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后兼任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政治委员,与司令员许世友一起组织指挥了胶东保卫战,周张、潍县等战役。1948年9月参与指挥济南战役,在促使国民党军吴化文部队起义中,做了大量工作。淮海战役中,是中共总前委成员之一,参与战役的组织和指挥。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4月兼任第7兵团政治委员,指挥第7、第9兵团强渡长江,进军浙江。同年5月杭州解放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1952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代理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和治淮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1954年12月后,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是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1958年增补),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著有《赣南到闽西》(1981)、《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合著,1959)等。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 小学英语单词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