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汉民
/政治
生平简介
胡汉民(1879-1936),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在宣传三民主义、批判康梁保皇派、发动反清武装起义等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1911年广东独立时被推为广东都督,12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1912年复任广东都督。“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赴日本,继续从事反袁斗争。1914年5月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部长,主编《民国》杂志。次年与朱执信一起劝阻孙与宋庆龄结婚,未被孙接受。1917年6月奉命联络西南实力派参加护法。9月任中华民国军政府交通总长。1918年5月随孙离广州赴上海。1919年作为孙的代表参加“南北议和”。8月任《建设》杂志主编,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发表《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等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所介绍。1921年任中华民国政府总参议兼文官长、政治部部长。陈炯明叛变后协助孙讨陈及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1923年6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总参议。赞成孙改组国民党的决策,参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主席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主持上海执行部。5月奉命回粤。9月代行大元帅职权,留守广州。1924年以后日渐主张反共。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8月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苏联考察。1927年4月与蒋介石合作反共,一度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国民政府。1928年任立法院院长。次年参加孙中山国葬仪式。1931年2月遭蒋软禁,10月获释。此后成为南方实力派反蒋的精神领袖。宋庆龄在1931年12月发表的《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对拥蒋的宁派与拥胡的粤派都予以严正抨击。晚年标榜抗日、剿共、倒蒋三大政治主张,又认为“抗日实尤重于剿共”。1934年4月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人一起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六大纲领》上签名。次年6月赴欧考察。12月被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36年1月自欧洲返国,留在广州。5月12日在广州病故。
民国时期广州军政府总参议、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原名衍鸿,字展堂。1879年12月9日(清光绪五年十月二十六)生于广东番禺县(今广州)。二十一岁中举人,1902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1905年秋,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先后任评议部议员、书记部书记、《民报》编辑等职。 1907~1911年间,多次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任广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秘书长等职。1914年随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随孙中山往广东建立护法军政府,任交通部长。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在上海参加创办《建设》杂志,撰文对学生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表示同情和支持。1921年5月,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府总参议,随孙中山在两广活动,组织第一次北伐。
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胡汉民在形势的推动和孙中山的说服帮助下,也表示赞同,被选为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9月,孙中山率北伐军到韶关,由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兼任广东省省长。这时陈廉伯策动商团叛乱,胡汉民先是主张“委曲迁就”,后竟认为平叛有错。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胡汉民约集孙科、邓泽如、胡毅生等人商议排斥共产党人,诋毁国民党左派。8月,廖仲恺遭暗杀,胡汉民被认为有重大嫌疑,一度受拘留,随后赴苏联。
1927年“四·一一”政变后,胡汉民赶往南京,与蒋介石合作,参与反共清党。一度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和南京政府工作。随后任立法院院长等要职。 1928年1月与孙科、伍朝枢到英、德等国考察政治、经济。回国后协助制订旨在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度和使国民党南京政府合法化的《中国国民党训政大纲》、《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1931年2月,同蒋介石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之争,被蒋扣留,囚禁于南京汤山。拥胡派在广州成立政府,与蒋介石南京政府对抗,逼迫蒋释放胡汉民。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双方才被迫在上海举行和谈。1933年2月,胡汉民在香港出版《三民主义月刊》,著文宣传自己的政见,揭露蒋介石是“新兴军阀”,“南京统治,只是反动的军阀统治”。在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时,他打起抗日反蒋旗号,但在反共问题上,仍与蒋介石一致。1934年4月,宋庆龄等公布《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胡汉民也签了名。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胡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36年5月12日在广州病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