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
/宋朝
陆九渊 中文名称: 陆九渊 又 名: 号存斋 字子静 象山先生 陆象山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生 卒 年: 1139~1193 相关人物: 朱熹 王守仁
生平简介
陆九渊(1139~1193)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理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陆九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台州崇道观主管、荆门军知军等职。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后人将他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