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罗狄斯·托勒密
罗马
克罗狄斯·托勒密简介
克罗狄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约90年—168年),又译托勒玫或多禄某,相传他生于埃及的一个希腊化城市赫勒热斯蒂克。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
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地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公元127年, 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
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有关他的生平,史书上少有记载。
约公元90年生于埃及的托勒马达伊,曾在亚历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学大成》(13卷),是根据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此书在中世纪被尊为天文学的标准著作,直到16世纪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地心说才被推翻。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学指南》(8卷)是古希腊有关数理地理知识的总结,主要以马里努斯的工作为基础,参考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资料撰成。第1卷为一般理论概述,阐述了他的地理学体系,修正了马里努斯的制图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欧、亚、非三大洲8100处地点位置的一览表,并采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纬度和经度网,把圆周分为360份,给每个地点都注明经纬度坐标。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组成,以后曾多次刊印,称为《托勒密地图》。
托勒密认为地理学是对地球整个已知地区及与之有关的一切事物作线性描述,即绘制图形,并用地名和测量一览表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学指南》中采用了波西东尼斯错误的地球周长数字,又在绘制陆地向东延伸中增加了误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象为一片连续不断的陆块,中间包围着一些海盆,并在地图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还存在一块未知的南方大陆(见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直到18世纪英国探险家J.库克的探险航行,才消除这个错误。他在《地理学指南》中还提出了两种新的地图投影: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