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徽及由来
清华校徽由来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较量中,清华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务。所有师生都必须树立一流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奋发图强,争创一流。
一个学校的校徽是其内在精神和外在形象的具体展现,是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我国自19世纪末兴办新式学堂,办学模式主要是借鉴于欧美,同时也模仿欧美大学的校徽式样设计中国大学的校徽。应该说中国较早出现的校徽是北洋大学的校徽,时间大约在1913年-1928年间,此时期国民政府把她定名为国立北洋大学。校徽为盾形,并把实事求是的校训镌刻在校徽之上,但其在形制上模仿西方大学校徽是显而易见的。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请鲁迅设计校徽。鲁迅于1917年8月7日提交了校徽图样。鲁迅设计的圆形校徽,以篆书书写成的北大二字上下排列,笔锋圆润,结体紧凑,颇具对称之美,更于简洁古朴中见沉稳大气。并且,我们能从鲁迅的设计中读到中国文化的元素。
【清华大学校徽及由来】相关文章:
★ 我的大学生活
★ 大学生励志文章
★ 大学军训小结
★ 大学生励志文章
- 上一篇:为人处世,热情要适度
- 下一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小学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