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励志故事《狼和鹿》:人生路上需要狼
这是我今天听同课异构课时知道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听课中,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些胡思乱想。我想到了森里里需要狼来维持生态平衡,那么人生的路上也需要有狼在侧。
想到少年时,父母经常在家里议论:这么多的地,累死了也要争气啊,你看庄上很多人家都盖了新房子,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新房子啊。
想到童年时时,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啊,念书的学生这么多,而工作岗位那么少,如果不努力,就没有正规的工作,就回家刨那二亩田去吧。
想到工作时,领导对我们说:要好好干,要多学习,争取超过别人,要像那些名师学习,要做一个良师。
课文中的狼是鹿的对手,是敌人,是可以致对方于死命的人;人生中,也随时充满着对手,充满着竞争:儿时的竞争是学习成绩,青年竞争的是工作的成绩,中年往往竞争工作的岗位和机会。查字典名言网 当森林里有狼时,鹿会充满着危机感,随时警惕、小心,随时准备奔跑、躲闪,不断的运动、聆听、观察,锻炼了鹿的机敏;当人有了竞争时,内心会有压力,压力会催生内驱力,让人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课文中阐述的至高道理是:自然本和谐,何必去干扰。我想,人生的环境中如果有了矛盾、有了对手,也不必过分担忧,要知道竞争是永恒的法则,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人生的路上很多时候需要有狼在自己的周身徘徊的。它激励、刺激或者说逼迫自己去拼搏。
---附励志故事《狼和鹿》原文:
狼和鹿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的太快,森林也就不会糟蹋的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到成了破坏森林 2012经典语录、毁灭自己的祸首。
【读励志故事《狼和鹿》:人生路上需要“狼”】相关文章:
- 上一篇:松下幸之助:半块牛排的故事
- 下一篇:励志故事:狼的真正的机会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坚持,哪怕只剩一人
- 胜利,就在眼前
- 做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 你的成功你决定
- 不懂这些道理,你注定就是穷打工...
- 马克·吐温的七堂必上人生课
- 用一生的时间来塑造一个自己
- 成功励志:个人致富的金科玉律
- 设定目标到达成目标的7大步骤
- 让你每天好精神8个习惯